外祖父裴信丞是汉人,外祖母是蒙古人,住在距家二十里外小镇新台子。外祖父是位富绅,家里开磨坊,田产很多。九○四年,他陪位县督学蒋先生到“范家屯小学”视察,对小西山村来齐氏兄弟齐世长(世英二堂哥)和齐世英印象深刻:两人立志升学,长大要报效国家。那天,在修身(公民)课上,他们听见身量瘦小齐世英问老师,为什日本人和俄国人(日俄战争,九0四~九0五年)在家乡打仗?他小时上私塾时,看到南山头炮战,俄国人跑,日本人得胜,停战之前日军曾在家庄院驻留两个月,直到祖父派人回来。几年后,裴家与蒋家托地方上体面人士来提亲;蒋督学女儿和二伯父同岁,裴家小姐毓贞与父亲同龄,在容貌上可说都是俊男美女,家世亦门当户对,双方家长同意就订婚。那时父亲与二伯父已去沈阳念中学,没有表示意见机会。暑假中,父随家中长辈到新台子镇去,说想看看裴家庄院种东北稀有葡萄树,就看到十四岁母亲。她对那见过面未婚夫印象不错,觉得比嫁给乡下丈夫好太多,大约有些美梦,想只有美好面,从此对外面世界也有相当憧憬。
父亲自幼年受二伯父影响最大。二伯父比他大四岁,充满新思想。辛亥g,m消息传到沈阳,他就剪辫子,九岁弟弟很羡慕,也自己剪辫子。他跟着哥哥去总督府前参加请愿开国会,跪好几个钟头。初中时候,因为不满学校课程,两兄弟私自到天津考上英国教会办新学书院,之后又赴日求学。父亲以优异成绩考上官费,进东京高,年后分发到金泽第四高等学校。就在十九岁那年暑假,家中召他回去娶媳妇——祖母生病,家中需人持家。父亲不肯回去,祖父请位堂叔专程去日本说服他回家,或者是把他捉回家。父亲直到老还跟们讲,那时若要他结婚,他有几个条件,第,不要跪拜、不穿红衣、脸不盖红布,他要骑马,不坐轿。第二,他要把娶媳妇带到外国,跟他起读书。如果答应,他就回来;如果不答应,他就不回来,家里都答应。等他回家,除让他骑马之外,其他全按老传统办。他个月后就又去日本。
母亲十九岁嫁到齐家之后,十年间没有离开过那座庄院有形和无形门。父亲是独子,传统中所有媳妇该做事她都得做;稍有空暇就得裁制衣服、纳鞋底、绣鞋面,最舒心是绣枕头,自己画花样。她没有朋友,没有所谓社交,每年能回两次二十里路外娘家已感天恩浩荡。在记忆中,在家乡母亲,不是垂手站在桌边伺候祖父母吃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