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过几十年后再回头想想,回忆起当年自己对某个少女痴迷,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只是,那已经是几十年之后事情。
经过
子路线、天师宗走群众路线不同,清河所在上清宫作为三大宗派之,相对而言比较清高,修持以『玉皇经』、『上清经』等道教经典为主。其教名上清,出自对道教三清祖师崇敬。
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上清宫清名倒是赢得士大夫青睐,获得皇家分拨良田千顷,其所在罗浮山,方圆五百里大山场,也被正式封为上清宫私产。相反,那个在穷苦百姓中名声更大天师宗,却反而不为士林所喜。
其实要仔细追根溯源说起来,这上清宫与那天师宗,还颇有渊源。据说当年两教原为家,只是某代由于对教义理解不合,门中起争执,于是张道陵后人、第四代天师张卿,便将宗门迁往鹤鸣山,号称“天师宗”。而那些留守教徒长老,便创立上清宫,从此自成派。
对于大多数穷苦百姓来说,当时上清宫,无疑象征着丰衣足食天堂。如果有谁能和上清宫扯上关系,那就是世无忧。辈子不挨饿,这在当时大多数贫苦老百姓心中,可是不得事情——也许,那是只能在梦里睡觉才可能再梦见美事!
还在醒言是个懵懂孩童时候,便认识到生活艰难;懂事后,更要自谋食路。对于要为衣食奔波小醒言来说,把眼睛盯上这个“上清宫饶州善缘处”,实在是再自然不过。
但不幸是,上清宫正因其清高之名,本来便择徒甚严,同时许是也怕那食口繁多不堪应付,遂饬令门下严格收徒。所以,才有开篇醒言和清河老道,那几年间内容雷同、形式直转而下对话。
经过这许多年口舌,醒言仍然还是红尘之身。唯结果,便是与老道清河相熟。
话说这日,醒言做完日常例行拜师功课,便去隔两条街稻香楼打短工。顺路,也去完成他另外项日常功课:在路上东门街角那块儿,偷瞅两眼李记杂货铺老板女儿李小梅。
这举动倒也不怪少年早熟。那时人们普遍早婚,像张醒言这样十四五岁光景少年,便是成婚生子也不是没有,只是醒言家贫无力迎娶而已。到这年纪,他已有对女子朦朦胧胧好感。这李小梅,便是他心目中美妙女子。在他眼中,李小梅皮肤好,眼睛也水灵,怎看怎好看,无怪乎,她是方圆两条街这个年龄段当之无愧第美人!
其实,若要较起真来,那李小梅也就是典型市井儿女,长得只是青春活泛,实在当不得美人语。但这又有何妨呢?对于情窦初开少年来说,在他心目中,心仪少女便是最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