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吹浪,雁落沙,倚秋山翠屏高挂;看江潮澎声千万家,卷朱帘玉人如画!”
曲唱完,那琵琶也恰好铮然
响,将这佐酒小曲整曲收完。听完这干净利落
收尾曲,原本神魂悠悠
少年,又觉得神清气爽。到得此时,由不得他不拍手叫好:
“好!好句‘人已如仙,花正堪怜’!”
说罢仰脖,
杯酒
仰而尽。
见他夸赞,那个眉目秀丽为首歌姬赶紧走过来,娇滴滴万福施
处烟波,再也看不清楚。这时醒言又要
小壶百花酿就
淡酒,和两个女孩儿斟饮起来。
他们这样浅斟低酌,和那些新来食客
气派
比,顿时显得相形见绌。那些来楼中饮宴之人,大抵是南北
盐商富豪,又或是当地
名士,几乎人人都从附近青楼中携带
妓,来席中佐酒解闷。那拼酒划拳之时,间杂着莺声燕语,与醒言这边冷清
景象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这其中也有大胆豪客,见窗边那少年孤身个男子,旁边二女俱称绝色,于是到那酒酣耳热之时,也不免动起歪念,想想是不是要借酒撒疯,上前调戏。只是,但凡他们这些能在扬州城长久厮混之人,即便表面粗豪,也绝对都是识相之辈;发酒疯之前,留意
下倚在少年身边
那把古剑,再看看他在满楼喧闹中从容饮食
气度,不用细想,
定不是好惹
主。因此,醒言附近那些个左拥右抱
豪客文人,虽然满嘴
粗言谑语,但也都只敢招呼在自带
妓女身上,丝毫不敢牵扯上那边那两个绝色小娘。
这样相安无事,醒言倒有些无聊起来。吃得阵,见旁边厅角那几个卖唱
歌伎,冷冷清清,始终没得开张,醒言便想起自己当年在花月楼当乐工
经历。现在正好有些冷清,他便有心照顾那几个歌女
生意。招呼过小二问清价格,觉得并不算贵,醒言便点
厅角那几个歌女
班儿,请她们过来给自己唱曲儿佐酒。
听得有人点唱,那几个歌伎自然喜出望外,抱着琵琶拖着歌板,袅袅娜娜移步到这边,在离醒言这桌不远处几张红漆腰鼓凳上坐下,然后便拨动琴弦,开始奏起曲儿来。当过门奏过,曲渐悠长之时,那为首
歌女便执着红牙歌板,对着醒言这边婉转唱
起来。那歌声婉腻绵软,唱
是:
“凌波晚步晴烟,太华云高,天外无天。
翠羽摇风,寒珠泣露,总解留连。
明月冷亭亭玉莲,荡轻香散满湖船。人已如仙,花正堪怜。
待酒满金樽,诗满鸾笺……”
这柔婉歌声妩媚软糯,尾音悠长,飘飘然如挠到心里,又好像就在自己耳边轻轻响起,真个是有别样销魂。等这歌姬袅袅唱完,她身后那两个年龄稍稚
女孩儿,又和她
起换
弋阳腔,明亮欢快地合唱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