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高氏兄弟和梅芳家。
走过有蕉雨山房之称
赵孟舒家。
走过村子最西头
老尼姑马老大家。
仿佛还能听见碗盘杯盏
碰击声,听见嘈杂而遥远
人语声,听见麦秸杆和树枝在灶膛中辟扑直响,听见雨燕
啁啾,烈日下
蝉鸣,蟋蟀在床下谦卑
低吟,听到冬天
雪夜中远远
狗吠。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儒里赵村拆迁年之后
春末,下着小雨,
终于站在
这片废墟前。
龙冬用摩托车把送到
这里。
记得摩托车从朱方镇开出后不到二十分钟,就停在
片遍地蒿草
荒墟里。龙冬说
声“到
”,就将车停在
片瓦砾之中。他说过两个小时再来接
,随后戴上头盔,骑上车走
,把所有
惊异、恐惧和令人揪心
陌生感通通留给
。
你甚至都不能称它为废墟——犹如头巨大
动物死后所留下
骸骨,被虫蚁蛀食
空,化为齑粉,让风吹散,仅剩下
片可疑
印记。最后,连这片印记也为荒草和荆棘掩盖,什
都看不见。这片废墟,远离市声,惟有死
般
寂静。
暮春时节小雨似有若无,落在这片杂乱丑陋、破碎阴沉
荒野里,落在燕塘填平后长出
茂密
苇丛里,落在风渠岸那流淌着稠黑柏油
狭长水道上,也落在
衰朽
记忆深处。
所站立
地方,应当是
们家阁楼
位置。
段木梯从碎砖和霉黑
蚊帐
遮掩下顽强地露出
角,上面栖息着
只东张西望
喜鹊。
片野生
向日葵,长在
们家
羊圈里。越过那片肥壮
向日葵丛,就是老福奶奶家
篱笆小院。几株正在蹿杆结籽
芝麻,高出于青草、瓦砾和破旧
竹席碎片之上。再往西,就是红头聋子家被推倒
猪圈和柴屋。笨重
石槽完好无损,
只在那儿觅食
灰鼠不安地望着
,仿佛在说:
喂,你谁啊?
最后,来到
被夷为平地
祠堂前。这座始建于宋代
赵家宗祠,在雷击和灾乱中屡毁屡修,屡修屡毁,至此荡然不存
物,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数不清
燕子找不到做窝
地方,密集于枯树之巅,喳喳地叫着,盘旋不去。
祠堂前有块村民们晒谷子
大晒场,遗落
麦粒照例在春天发芽,在晦暗
天空下长成
块长方形
稀疏瘦弱
麦地。微风吹过,抽穗
麦秆齐刷刷地倒向
边,金黄色
麦地里,突然就露出
绿色
稻秧。
只野雉于麦地中轰然飞出,像箭
样消失在远处灰蒙蒙
荒树之中。
在很小
时候,从大人欲言又止
言
走过独臂
异乡人唐文宽家。
走过刀笔赵锡光家。
走过门前有
方池塘
更生家。
走过鳏夫柏生家。
走过曾经
岳父小武松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