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圣经》时,木心念及早岁与他频繁通信十五岁湖州女孩,使
们知道早在四十年代
浙江小城,竟有如此真挚而程度甚深
少年信徒,小小年纪,彼此辩说新旧约
文学性。提到《易经》,他说夏夜乘凉时教他背
着?
旅途
终点。
***
八九十年代之交,国内大学文学史课程,早经恢复。文学专业
硕博士,不知用
什
讲义,怎样地讲,由谁讲——
们当年这样地胡闹
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
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
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木心也从未修过文学课。讲毕唐诗节,他送当时在座每位学员
首七绝,将各人
名字嵌入末句,这次录入,
注意到他也给自己写
首:
东来紫气已迟迟,群公有师无师。
夕绛帐风飘去,木铎含心终不知。
木心所参考郑振铎《文学大纲》,最早出版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想必是少年木心
启蒙读物之
。前年得到这两册大书
新版,全书体例与部分资料,大致为木心所借取,
翻
几页,读不下去。“可怜啊,你们读书太少。”暮年木心又
次喃喃对
说。那时他已耳背,
大叫:“都听你讲过
呀!”他
愣,怔怔地看
。
听课五年,固然免除蒙昧,但
从此愚妄而惰怠。说来造孽:木心所标举
伟大作品,古希腊,《圣经》,先秦诸子,莎士比亚,尼采,拜伦,纪德……二十多年过去,
行也不曾拜读。年来字字录入这份笔记,
不再将之看做“世界文学史”,诚如木心所说,这是他自己
“文学回忆录”,是
部“荒诞小说”。眼下全书付印在即,想
很久,以
难以挽回
荒率,无能给予评价。实在说,这是
能评价
书吗?
如今也接近木心开课时
岁数,当年愚昧,尚于讲课中
若干信息,惘然不察,现在或可写出来,就教于方家,也提醒年轻
读者。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抗战初期,十三四岁木心躲在乌镇,几乎读遍当时所能到手
书,其中,不但有希腊罗马
史诗、神话,近代以来
欧陆经典,还包括印度、波斯、阿拉伯、日本
文学。郑本《文学大纲》所列举
庞大作者群,当年不可能全有汉译本,木心也不可能全都读过,他诚实地说,哪位只是听说,哪本没有读过,但他多次感慨:“那时
翻译家做
好多事情哩。”最近承深圳
南兆旭、高小龙二位提供数百册私藏民国旧书,供
选择配图,虽难测知其中哪些曾是木心昔年
读本,但他
阅读记忆,正是
部民国出版史
私人旁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