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国家,别再让他们应付俄国欧洲部分流放者:
这个地区承担着供养流放队伍税务负担;这里
村庄里到处都是流放者,当地农民必须供养他们……成千上万
流放者和苦役犯成群地走在路上,他们面前是毫无防备
西伯利亚村庄。西伯利亚各地有多达3万名流浪者,因为农民每日面对着抢劫、谋杀和纵火
威胁,所以不得不供他们吃喝。城镇里充满着罪行。36
在伊尔库茨克发行杂志《东方先驱》于1891年坚称,z.府应该争取“采用
种[建造监狱
]新制度——这
做法在西欧十分普遍——取代流放制度,来作为
种刑罚殖民体系”。反对流放制度是由亚德林采夫和格里戈里·波塔宁领导
西伯利亚地方主义运动
集体呼声之
。这些地方主义者努力从圣彼得堡争取更大
自治权,争取结束西伯利亚作为俄国
个殖民地
二等地位。37
在全国范围内,趋势也是反对流放制度。有影响力“厚期刊”《祖国纪事》《欧洲先驱》《俄国思想》《北方先驱》《俄国财富》正是公民社会
标志,它们发表
系列谴责流放制度
过失
文章,并指出它阻碍
西伯利亚
殖民开发。《俄国思想》称:“流放制度不但没能加强殖民浪潮,反而阻碍
它,让西伯利亚在俄国人民眼中成
罪犯和叛徒之地。”英国在澳大利亚
刑罚殖民地有近300万人口,而西伯利亚
城镇
人口过去
几十年内几乎没有发展:叶尼塞斯克依然只有1.2万名居民,托博尔斯克只有2万。国家试图用罪犯殖民开发西伯利亚
做法是
个“彻底
失败”38。同时,《俄国财富》指出,世界各地
刑罚殖民历史表明,
旦殖民地达到
定
经济和公民社会发展水平,“新
犯罪分子就成
殖民地
沉重负担,给殖民地
进
步发展造成
重大障碍,而且殖民地会竭尽全力摆脱这些危险
客人”。北美洲、塔斯马尼亚、西澳大利亚和新南威尔士
历史上均出现过这
幕。西伯利亚如今也经历着同样
进程:“几十年来,西伯利亚社会和专家研究已经证明
流放制度对西伯利亚公民社会发展造成
破坏、它作为
种惩罚方式
失败,以及废除它
必要性。然而,俄国
直坚持使用这种从未产生任何预期效果
改造和殖民制度。”39
“黎明”号于1877年11月19日上午停靠在俄国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齐步伦科随即遭到逮捕,并被带到要塞牢房里。施瓦嫩贝格和其他船员
起航行到圣彼得堡,他“担心,如果‘黎明’号涉嫌故意运送流放者,那
或许也要迎来类似
命运”。在受到海关负责人尼古拉·卡恰洛夫
热烈欢迎和交通大臣尼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