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z.府于1867年决定把阿拉斯加出售给美国——此举受到公众
激烈反对,在这个时候,探索圣彼得堡和西伯利亚之间
海上通道
必要性更加突出
。因此,大臣们急切地想要让公众注意到国家对西伯利亚探险提供
资助,想要促进开创性活动,以把争议抛到后面。出售俄国
北美殖民地带来
个不可预见
后果:西伯利亚东北部
公路网迅速衰落(这些交通要道此前
直由俄美公司维护,作为物品和人员来往阿拉斯加
条运输路线)。在此背景下,开通进出东西伯利亚
海上航线具有重大
象征和现实意义。24
视野更宽广地说,欧洲各国刚开始“瓜分非洲”也提供
个关于探索、殖民、经济力量与帝国威望之间
关系
实例(俄国新闻界甚至报道
亨利·莫顿·斯坦利在1877年秋天遇到戴维·利文斯通
故事)。“黎明”号
航行向俄国公众表明,俄罗斯帝国与其英国和法国竞争者
样,在探索和经济开发自己吞并
领土方面并不懈怠。人们把西伯利亚想象成
个拥有大量尚未开发
资源
殖民地,这种更广阔
设想为“黎明”号
成就灌输
超越航行本身无疑具有
英雄主义
重要意义。25
西伯利亚在俄国帝国使命中
作用正在得到赞同,而它作为流放地
功能正受到广泛批评。废奴情绪
增长重演
18世纪70年代在英国
美洲殖民地、19世纪30年代在澳大利亚出现过
争论。在这两个大陆,殖民地
经济发展都损害
刑罚放逐
威慑效果。随着时间推移,曾经条件恶劣
荒芜之地变成
许多人理想
目
地,而且如果情况进展不顺利,从那里返回故土不再是那
困难。殖民地
繁荣兴旺也使得殖民者当中滋生出
种反抗情绪,他们抗议自己
土地被用作
倾倒祖国
罪犯
垃圾场。26
沙皇俄国把西伯利亚作为流放地做法首先受到
对其缺点最有发言权
人
批评,即西伯利亚行政管理人员。到
19世纪70年代,几乎西伯利亚
每个高级*员都恳求圣彼得堡减少每年放逐到他们所辖
地区和城镇
人数。1871年,西西伯利亚总督亚历山大·赫鲁晓夫请求不要把更多流放者送到托博尔斯克省
城镇,请求十年内停止把罪犯流放到托木斯克省。271875年,托博尔斯克省省长尤里·佩利诺提到即将施工
跨西伯利亚铁路,以强调国家既发展西伯利亚又把它用作流放地之间
核心矛盾:“通过
条新
铁路,西西伯利亚即将与俄国欧洲部分更加靠近,从而进入知识生活和经济活动
新阶段。因此,它基本无法再保持适于流放
条件,而当它是
个几乎荒无人烟
地方时,它曾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