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写作中接受其影响
同时又积极予以回应,也许会是更有启发
。
当然这不是赞赏或提倡理论先行、以论带史,杉山著作之所以成功,恰恰在于他处理好
理论与实证
关系,他
某些著作甚至表面上并没有理论追求,或没有受理论影响
明显痕迹,他挑选
细节才是抓住读者
第
因素。但他能成为如此
个风格独特个性鲜明
历史学家,理论关怀与理论勇气是相当重要
因素。
不是蒙元史专家,本没有资格判断杉山
世界体系论是否在史学上成立。从
个读者
阅读体验说,
觉得他这个说法有点浪漫,把机会主义
财富追求说成
深思熟虑
经济规划,把沟壑纵横彼此对立
蒙古政治说成共享帝国成果
太平世界,多多少少,是证成并拔高
他自己批评过
PaxMongolic(有时又称为PaxTatarica)。杉山笔下
忽必烈,对西起地中海东至太平洋
广大世界都有相当深入
解,能够制作超越时空局限
经济与政治
战略安排,总给人
种不可思议
惊讶。那样
历史人物是难以理解
。当然,《忽必烈
挑战》所论述
蒙古时代
世界体系,多大程度上是杉山发现
,又在多大程度是他发明
,这是另外
个话题。应该承认
是,能够挑起这个话题,这本书就已经成功
。
对忽必烈
兴趣当然与
自己
知识局限直接相关。接着本文开头所提到
问题,即忽必烈与成吉思汗
历史地位
比较,
想,先不管当时及后世
评价(那必是各执
词、言人人殊
),
们应该看看忽必烈自己对这个问题是怎
看
,或者说,他对自己
历史地位是如何预期
。
忽必烈对中国历史很有兴趣,在漠北时已然。徐世隆说:“上之在潜邸也,好访问前代帝王事迹。”由于完全依靠翻译和听讲,他历史理解能到什
程度,当然不可估计太高,但哪怕有限
知识也大有助于他日后进入中原后
施政与统治。虽然有材料说他尤为钦佩唐太宗,对唐代历史特有兴趣,对《资治通鉴》情有独钟,但研究者都同意,对他施政影响最大
主要是金代历史知识,《大定政要》
重要性由此可见。而元朝是由草原南下
征服者所建立
这个事实,不可能不在忽必烈
历史兴趣中无所反映。那
,他对辽金之前情形类似
北魏
历史有多少
解或有多少兴趣呢?
许衡建议忽必烈推行汉法时,就是从北族政权统治华夏这个角度说:“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者,必行汉法,可以久长。”中国历史上,这种以草原征服者
身份“奄有中夏”
前代王朝,有哪些是成功
呢?就是拓跋魏、契丹辽和女真金。许衡说:“故魏、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