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变化
甲午战争开始于1894年(明治二十七年),并在第二年结束,持续大约10个月。从时间上看,这是
场相对短期
战争。为
解战争
起因以及战争爆发前
相关情况,应该先回顾
下1880年以后
中国动向。
当列强利用朝贡体制所提供便利
安全保障体系时,中国也开始逐渐改变。这
时期中国
核心人物应该说是李鸿章。李鸿章出生于安徽省,安徽因为是许多清z.府政治家和将领
故乡而闻名。在明治初期
1871年(明治四年),日本与清朝缔结《日清修好条规》,相互开放港口并承认领事裁判权,当时日本
谈判对手就是李鸿章。另外,在甲午战争结束后,李鸿章还担任清z.府
和谈使者,带着全权委任状前往下关,与伊藤博文进行
谈判。李鸿章曾经领导清朝
外交工作长达20多年,就这
点而言,他实在是
位厉害
人物。
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正在着手对中国军队进行现代化改革。到1881年,他开始准备解决中国西北地区
问题。让
们回想
下同
时期日本所进行
活动。就在这
时期前后,天皇发出
开设国会
敕谕,以天皇之名保证在1890年开设国会,伊藤博文则为
宪法问题而前往欧洲进行考察。
在中国最西边新疆,有个叫伊犁
地方。当时在这个地区,出现
个名为阿古柏
人,他在俄国
不断援助下,企图独立建国。清朝
方面立即出兵进行剿灭,另
方面,对俄国提出
割让部分领土
要求予以满足,并与俄国签订
《伊犁条约》,努力恢复
伊犁地区
秩序。可以说,李鸿章是以武力解决
这
问题。
列强目睹李鸿章
决断力之后,大概会想,“哎呀,中国变
呢”,产生
种“中国挺能干”
感觉。如果按照
直以来
模式,中国大概会先与俄国进行沟通,然后再着手处理阿古柏问题,但清z.府这
次却毫不犹豫地出兵
。
接下来是重点。中国对朝鲜态度也发生
改变。
直以来,负责对朝事务
是
个名为礼部
z.府机构。所谓礼部,顾名思义,就是由文官掌管
交换礼仪
z.府机构。李鸿章于1881年将负责朝鲜及安南(即越南)事务
这
机构,纳入自己
权力范围,进行直接管辖。
刚好在同时间,朝鲜李氏王朝
统治出现
动摇。日本在1876年与朝鲜缔结
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虽然朝鲜仍为“自主之邦”,但是必须承认日本
领事裁判权,而且也失去
关税自主权。
在面临追随中国还是日本选择之际,朝鲜在1882年(明治十五年)7月爆发
壬午兵变(韩国方面称为“壬午军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