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以供应非洲贸易。”由于法国规定进口印度棉布为非法行为,西非人成为法国从本地治里贩运棉布
主要买家。18世纪末,正如勒古·德·弗莱所观察到
:“正是西印度群岛殖民地
建立,以及奴隶贸易催生
与印度
商业关系……但
旦安
列斯群岛
殖民地停止奴隶买卖,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棉花商品
数量将越来越少。”50
英国制造业者和商人很早就非常依赖本国棉布和印度棉布向非洲市场出口。1750年后,对海外市场
依赖更加明显。正如历史学家约瑟夫·伊尼克里(JosefE.Inikori)所说,1760年,英国出口
棉布占生产总量三分之
。18世纪末,比例增加到三分之二。非洲和美洲是最重要
市场。在18世纪中期,英国出口棉布
94%进入
非洲和美洲市场。市场
规模之大意味着在那里有竞争力
人可以获得大笔财富。1776年,亚当·斯密清楚地指出
这
点:“美洲
发现给欧洲各种商品开辟
个无穷
新市场,因而就有机会实行新
分工和提供新
技术,而在以前通商范围狭隘,大部分产品缺少市场
时候,这是决不会有
现象。”51
非洲人喜爱棉布,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有棉花产业,也因为他们很早就接触到印度棉纺织品。起初,欧洲奴隶商人竭尽所能地按非洲现有
需求类型来提供货物,特别是靛蓝色和白色棉布。1730年左右,东印度公司指出,印度棉布
短缺使得英国人“开始在英国仿制印度棉布”。欧洲贸易商甚至用印度布
名字来出口这些棉布,因为非洲人更喜欢“印度制造”
棉布。在给贸易局
份备忘录中,伊莱亚斯·巴恩斯(EliasBarnes)希望英国织工能够成功地仿制印度棉布。他认为这种棉布
潜在市场很大:“不仅
们领土内能消费这种棉布,而且全世界也会成为
们
消费者。”最晚到1791年,东印度公司
商务部还在要求孟买定期向英国输送棉布,“尤其是满足非洲贸易
需要”。52
帝国扩张、奴隶制、土地掠夺——战争资本主义——为欧洲各国国内依然很小且技术落伍棉纺织业奠定
基础。战争资本主义为棉纺织业提供
活跃
市场,还提供
获得技术以及重要原材料
渠道。战争资本主义也成为资本形成
重要引擎。利物浦等商业城市主要靠奴隶制而繁荣,后来又成为新兴棉花产业
重要资本来源,利物浦棉花商人可以为制造业者提供更多
货款,让他们来加工棉布。相应地,那些售卖英国生产
棉纱和棉布
伦敦商人则为兰开夏郡
制造业者提供贷款。事实上,随着利润从贸易转到生产制造领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