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润、冰冷,在春夜中泛着银光,又因“长”加入,它甚至带有
些沉重
感觉——这个女孩好像无力卷起珠帘。
珠帘不卷意味着什?郑愁予在《错误》中说:“跫音不响,三月
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
窗扉紧掩。”[131]帘幕低垂代表着对外界诱惑
拒绝,意味着不去回应那“虫声新透绿窗纱”和“西宫夜静百花香”
春之撩扰。
真拒绝得
吗?再看第三句“斜抱云和深见月”。《周礼·春官·大司乐》说:“云和之琴瑟。”[132]云和本为地名,后世以之为琴瑟
代称。中国诗歌中写着写着愁绪,忽然就弹起琴来
,
般都不是自娱自乐
意思,而是对愁绪
进
步表达。曹丕
《燕歌行》说:“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133]但曹丕笔下
思妇已拨动琴弦,此处
女子却只是“斜抱云和”,好像要发出声音,又似乎没有发出声音。琴欲弹不弹、帘欲卷不卷,慵懒、娇媚
姿态之下,是复杂
心灵冲突。这就如明人谭元春所说:“‘斜抱云和’以态则至媚,以情则至苦。”[134]
“深见月”很难说清楚。如果们望月时觉得月球遥远而朦胧,仿佛在很深
井底,那大概类似于“深见月”。但好像还不止如此。“深见月”还代表
种不肯舍弃
努力。就像
没有戴眼镜时,还费劲想要去看清远方
东西。因此,这
句
情绪格外复杂。
可惜这份努力并没有结果。在巨大宫廷偏院
角、在无穷黑暗
中心,在喧嚣周遍而不可触及
花香中,她用力想要去看
月色却照在遥远
昭阳殿上。古代
诗歌评注说这首诗是写班婕妤和汉成帝
故事。其实昭阳殿是赵飞燕之妹合德
住处,但《三辅黄图》误记“成帝赵皇后居昭阳殿”[135],此后唐人沿用其误,用昭阳殿来讲汉成帝宠幸赵飞燕而冷落班婕妤
事。所以,前人说“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是指班婕妤。但
不去管这些——这是需要知道但并不重要
东西。
对于们来说,重要
是这首诗
每
句中都包含着
个矛盾。在第
句中,是春夜寂静和花香纷扰之间
矛盾;在第二句中,是内心欲求与行为无力之间
矛盾;在第三句中,是慵懒姿态与眺望努力之间
矛盾;在第四句中,“树色”就是矛盾
中心,而这必须要回到诗歌第
句营造
春意中去理解。
春天到底意味着什?如果春天没有到来,树叶没有萌发,隔帘望月是比较容易
。恰恰是因为春天到来
,
方面萌发百花,撩拨情丝,另
方面萌生千树万树,才遮断
渴盼
目光。喜悦与哀怨来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