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思索朱天心所说
“三月桃李花时
爱情”是什
样
,就想到
王昌龄
诗句“昨夜风开露井桃”。
觉得这首《春宫曲》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盛唐气象并非华屋高堂、金戈铁马,而是
种自由舒展、充满希望
感觉。“自由”在中国艺术中是
个重要
主题,但多数时候它和“忘”“弃”“游”“化”等观念联系在
起,表达
是从社会生活中退出
权利,大致属于以赛亚·柏林所说
消极自由。但在盛唐艺术中,
们可以看到自由结合着积极行动
意志,充满
外溢
热情。陶渊明在自然中体会过这种力量,所以他写出
“草木纵横舒”[136]
春之赞歌,但那毕竟是独属于自然
盛事,并对比着人世
不堪。而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与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137]却将社会
风貌、人
气度与自然之美融为
种振奋
精神。这种精神渗透于社会生活
各个角落,甚至情色之中。
春宫曲[138]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以“昨夜”领起诗词作品很多,多数取夜久无眠之意。在这些诗中,以“昨夜”带出无限回味之感
则更足动人。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139]就比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140]更具风味。“昨夜风开露井桃”是
种没有过程
突然
盛放。露井即无檐之井,古乐府有“桃生露井上”[141]。前面
们讲《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和《停云》,那是对春天
到来有足够
心理准备和对过程
充分观察,但这里不
样。忽然之间,夜中桃花盛放,冬天就此永别,新
年华到来。这是未经世事
少年人
感觉。经历得多
,面对春天就会觉得“乱世青春如过梦”[142],就会感慨“春风不染白髭须”[143],但少年人不知道“成住坏空”,有
种没有损耗过
全然
喜乐,就像小孩子吃糖只知道甜,不担心牙齿疼。
为什盛开
是桃花呢?
看到桃树或桃林,总觉得它不够美。它
枝叶粗糙,花型简陋,有
种民俗
热闹感。就整树而言,梅花、梨花、樱花、杏花都比它更为耐看。桃树常给人
种突兀
感觉,很难和周围
景色相容。但这其实是因为桃枝
造型比其他花树更为有力、花瓣
色泽纯度更高。这原本意味着它在“健”与“美”
尺度上应该有更好
表现,但太高浓度
美会使观看者厌倦,这使得桃花
印象常与俗艳相连。但如果你剪下
枝桃花,带回去插在瓶里,情况就会发生
百八十度
逆转。它立刻变得比任何花卉都雅致动人。
枝桃花就可以点亮
整个黯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