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辇从”,照夜白是玄宗很喜欢匹白马,据说在夜里银亮如月。最伟大
皇帝与最美丽
妃子出场
,接着是最负盛名
音乐家李龟年、最才华横溢
诗人李白、最忠诚
宦官高力士。这童话式
班底也配有童话式
道具,这些道具复原自文学世界。乐史选择
见于韩干《照夜白图》中
白马,这幅画现在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156]具体化后
西域进贡玻璃七宝杯和西凉葡萄酒,还有郑綮《开天传信记》中玄宗游月宫被神仙授《紫云回》时记乐所用
玉笛,以及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中比喻贵妃之美
牡丹。
前面说过,如果有首诗最能代表盛唐气象,
觉得是王昌龄
《春宫曲》。但如果
有机会为某个博物馆
唐代展厅布展,
更愿意选择《清平调词三首》。首先,《清平调词三首》有比《春宫曲》更具体
产生背景,它是巅峰时刻
妙音;其次,在它身上集合着那些昙花
现
伟大人物。但还有
点是实际
考虑。《春宫曲》
微妙感觉要靠敏锐舒展
心灵产生共振,但《清平调词三首》是对极盛之美
外在描摹,虽布衣粗食亦能感知,在任何时代、人群与心情之下,它
美都不折损。
李白找到合适
方式描绘这个巅峰时刻。
们用他
另
首诗来对比。
宫中行乐词·其[157]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这首诗同样是奉诏之作,描绘个年轻宫女
美貌。李白说她“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用山花、石竹指代女子之美。这是
般
写作传统,就像《陌上桑》中写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158],或《洛神赋》中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肩若削成,腰如约素”[159]比喻洛神之美。但开元时代
社会心理中,人们追求
种前所未有
开创之感,就像能以固有之成就比及
功业便不足动人,李白碰到
问题是,他要写
美也是世上从未有过
。
李白在《清平调词三首》整组诗中都在表示他惊叹,以及他在这惊人之美前
失语状态。古人读这组诗总是纠结
些奇怪
事,比如这三首诗里,哪首在写花、哪首在写人、为什
要写花等。清代李锳《诗法易简录》说得比较好:“三首人皆知合花与人言之,而不知意实重在人,不在花也,故以‘花想容’三字领起,侧重在人
边。‘露华浓’乃花最鲜艳之时,‘春风拂槛’,又花最风韵之候,言必此时之花,方可以想象其容,则其容之美为何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