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投影在你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踪影。
你相逢在黑夜
海上,
请听说,请靠着
请不要畏惧此刻沉默
再看眼,
眼就要老
再笑笑,
笑就走
在曾经同向航行后
台湾音乐人李泰祥有首歌叫作《告别》。李泰祥是阿美族
音乐天才,其实他
专业是古典音乐,十五岁时就获得台湾小提琴比赛第
名,后来应美国国务院之邀,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现代音乐中心进修。更多
人知道他,却不是因为古典音乐。他为齐豫写
《橄榄树》《你是
所有
回忆》,为侯孝贤
电影、林怀民
云门舞集配乐,
生获得八次金马奖
原创音乐奖提名并且两次获奖。除此之外,他还涉足民歌、歌剧、实验音乐,
辈子写
近千首歌曲和近百首管弦乐曲。
李泰祥音乐激情浓烈、高潮迭起,听不
多长时间就需要摘耳机缓缓。再去看看他永远创作、永远恋爱、“永远青春、永远热泪盈眶”
生,
觉得他就是彼得·潘
类
“永恒青少年”。李泰祥是属于青春
人。晚年他妻离子散,重病缠身,无钱医治,为他募捐
纪念音乐会还没开场就告别人世,剩下
众音乐人在舞台上泪眼阑珊地唱着李泰祥写给他们
青春之歌。
这首《告别》词作者是时年二十八岁
女诗人黄庆绮,在李泰祥三十年前亲自演唱
这首歌中,激烈
情感迸发就像要把
辈子
情感都耗尽在这个离别
当口。直到今天,在毕赣获得金马奖
电影《路边午餐》中,这首歌贯穿首尾,暗示着电影
主题,也打动着新
代观众。也许,不管哪个时代,在漫长而繁杂
人生中,人们都会期待
次高浓度
情感体验,做
个
眼就天荒地老
青春之梦。
告别
醉
,
爱人
你有你,
有
,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光亮!
“再笑笑,
笑就走
”或者“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这是现代人以独立、自由、理性为基调
情感。“再看
眼,
眼就要老
”,却让
想起古典时代飞蛾扑火般
爱情。
各自寂寞
原来归原来,往后
归往后
想,黄庆绮
灵感来自徐志摩
《偶然》[166]。
偶然
是天空里
片云,
在你灯火辉煌眼里
多想啊,就这样沉沉地睡去
泪流到梦里,醒不再想起
在曾经同向航行后
你归你,
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