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许是源自不理解,当年贺雪雎不理解,明明是君逼臣反,父亲为何不肯拥兵自立与明廷拼个鱼死网破,却偏偏甘愿在菜市口受下千刀万剐?而今寇边城自掌帅印,昔日情融于今日景,便突地想起自己本姓为贺,想起十岁便跟着父亲戍守边疆,日日打马长歌,甚至连那四五岁小儿光景,父亲手把手教自己摹字
画面也
时清晰起来。
童声脆嫩,纸上字迹亦歪歪曲曲,那黄口小儿边写边念:忠、孝、悌、忍、善……
合着这被父亲寄予厚望五个字,这些年也就独独做到
个忍字,忍得东厂大狱中
非人折磨、忍得飘零塞外之苦、忍得寄人篱下之辱、忍得向喜欢
那个人砍上
刀……
为太和殿内那把金漆九龙椅,没什
忍不
,亦没什
舍不得。
单小虎恭恭敬敬递上战报与书柬,见寇边城读信时突地眉头紧锁,眸色深,似
团阴影自眉眼间掠过,面上神色更难辨是忧是怒,纵是向来缺心少肝如
西北土司入京面圣,打着又是“勤王救危”旗号,身边自得带着些兵马。自西北而来
三千军马循礼不得入城,只得暂宿于城外。这满朝文武多是贵高贱低
熟手,见风使舵
内行,眼见九千岁失势而镇西将军得势,纷纷摆宴相邀。
寇边城有心笼络群臣,又不欲令崇祯生疑,于是白日里随俗应酬,与众官不冷不热地交际往来,夜里却必与麾下军士同甘共苦,同宿于城外大营之中。
营中这三千兵马既有狼角湖弟兄,也有四渎八盟
好汉,还有原穆赫手下
将领以及佛门还俗
武僧,人员构成虽说复杂,却各个都是千挑万选
精英,眼下披甲持兵分列两旁,俨然已是
支军容肃整
西北军。
这明面上西北土司仍是单小虎,可这军营上下都心照不宣只听令于镇西将军。单小虎自己也没以土司大人自居,拿着
封书柬便咋咋呼呼闯入将军大帐,见寇边城正面壁负手而立,凝神望着那挂于壁上
件战甲。
鬓边白发甚是打眼,他竟这般动不动站立良久,连眼皮也不瞬
下,仿似化作石头
般。
“师父?”
唤他声,没回应。
“师父,这是自前线送来战报,里头还夹着
封……莽古尔泰给你
亲笔书函。”
约摸半盏茶之后,寇边城才自那件征衣上挪开眼睛,回头对单小虎露出笑:“也不知为何,自授下镇西将军大印,总想起小时候在父亲军营里
事情……”面上这分笑意本就颇苦,顿
顿,眸中更添
丝怅意,“原以为都忘记
。”
曾有阵子父亲其人已在记忆里变得十分模糊,只依稀残存几分印象,自己
五官与父亲颇为肖似,
样是又深又长
眼廓、薄而分明
唇……余下
概不记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