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苦豆子,这样结出西瓜就会又大又甜。等到成熟后,切开瓜瓤看起来不怎红,但是水分特别多,十分香甜。
“李广杏”上市时间前后只有个月,每年就赶在水果落市之前买上大筐,拿个梯子爬到房顶上,把吃不完杏子全部倒在房顶上,几天就晒干。这种杏子糖分高,晒干也不会变硬,拿个口袋收起来,等到回上海时就给家人分着吃。大家都说这个挺好吃,放在嘴里有股自然香甜。上海那边卖果脯很多都是用糖腌制,而这是纯天然。
第次吃到这种杏子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好吃杏子居然生长在戈壁荒漠里,还居然有“李广杏”这样个响亮名字。李广这个人多悲苦,当年因为刀笔吏诬陷而“引刀自刎”—他大概不会想到在两千多年后敦煌,居然有种以他名字命名水果。
被分配去敦煌
其实并没有想到,最后毕业分配,把分配去敦煌。
实话实说,当时并不想去敦煌。第次去敦煌实习,就出现水土不服,实习没有结束就走。最后怎会定下又让去敦煌呢?现在还记得1963年毕业前,学校和系里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毕业教育,鼓励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生,服从分配,报效祖国,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记得们那届考古专业学生特别多,有三十多个。毕业分配会议在北大第教学楼举行,宣布分配名单时候,听到自己和马世长名字。
马世长母亲听到儿子被分配到敦煌消息之后,号啕大哭。她所有子女里,只有马世长是男孩,其他都是女孩。后来,马世长母亲来火车站送别马世长和时候,哭得像个泪人儿,特别嘱咐们要互相照顾。
在毕业分配会后才被告知,为和马世长到敦煌分配,整个分配方案宣布,推迟两三天。宣布会后,系里领导找谈话。系里知道体质很差,而且也已经知道有男朋友,但还是希望能够去敦煌。因为敦煌急需考古专业人才,希望和马世长先去,北大今后还有毕业生,过三四年再把替换出来。就是这个理由让看到点希望。
分配方案宣布之后,给父亲写封信,告知自己分配去向。没想到,父亲很快回信给。这封信很厚,打开看,信里夹带着另封写给学校领导和系领导信,是嘱转呈。父亲来信还记得,信是竖着写,工工整整小楷字。信里讲很多事实和实际困难,主要是说“小女自小体弱多病”等诸如此类问题,希望学校改派其他体质好学生去。
但是,看完父亲信就想,这能交吗?仔细再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