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画亦清爽不凡,别为格。然书画同体,故唐希雅初学李氏之错刀笔,后画竹乃如书法,有颤掣之状,而李氏又复能为墨竹,此互相取备也。[5]
徽宗瘦金体书法
和大多数书法家样,徽宗能够用所有常见
字体进行书写。他
存世作品中有草书、行书和楷书,他曾多次用十种字体誊抄经文,其中肯定用到
隶书、篆书和
些不太常用
字体。[6]然而,使徽宗成为独具风格
书法家
,却并不是他
多才多艺,而是因为他在1104年二十
岁时创造
种非常独特
楷书字体,通常被称为“瘦金体”。徽宗在位期间
直都在用这种字体,但是可以观察到,随着时间推移,也略有变化。在徽宗初登皇位五六年,他
瘦金体书法使用
是非常瘦硬
笔画,但到
1112年,他
书法在笔画粗细方面有
比较多
变化,用笔更加畅快淋漓。[7]
《二诗帖》是成熟瘦金体风格个绝佳例子。帖中笔迹瘦劲,转折处有明显
顿挫痕迹,而不是圆润笔触。楷书中经常用到
上提笔画被收到最小幅度。横划收笔时使用顿挫,也就是以露锋而不是藏锋
笔法往回带钩(右数第四列下面
汉字)。捺也带有
个运笔独特
钩(右数第五、六列上面
汉字),撇通常以
个弯曲
转折开始(左数第
列下面
汉字)。另外
个非常独特
地方是笔画最后
上钩被拉长,通常还有
个弯度,无论是向左边钩(右数第
列上面
汉字)还是向右边钩(左数第
列
两个汉字)。这幅书法作品作为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宝藏国际展
部分,曾于1961—1962年在国外展出,当时
展品目录中介绍说:“这些汉字以整齐和瘦长
线条构成,用法瘦劲,舒展遒丽”,“其效果产生
种特殊
力量和韵味,尽管它可能会过于精致。”[8]
徽宗希望通过这种非常独特字体来传递什
信息呢?现存史料中找不到徽宗对自己意图
解释,同时代人也没有提到过这个问题。和所有人
样,徽宗应该也是从临摹先前大师
作品开始学习书法
,研究书法
历史学家在分析徽宗
书法风格时,通常也会先找出他临摹
是谁
作品。同时代人中唯
提到徽宗书法风格
人是蔡絛,他说徽宗年轻时受到
老师吴元瑜和同族赵令穰
书法风格影响,而这二位则分别模仿
唐代书法家薛稷和宋代黄庭坚
风格。当代学者也从不同方向研究
这些可能
来源。[9]此外,人们还可以从瘦金体书法,以及徽宗有时在花鸟画上使用
工笔技法上,看到整体风格
相似性。曾佑和将徽宗
书法描述为“画家
书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