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刚黑,前后灯笼离得都有点远,站在余光里杨奉显得有些苍老,等他开口时候,声音里却没有半点疲态,“如果是陛下,会怎做?”
“……如果是大臣话?”
杨奉又嗯声。
“会……”韩孺子想会,不由得叹息声,他在心里愤怒半天,却没想过个问题:大臣做法其实很正常,自从武帝晚年以来,宫中多事,接连几位皇帝骤兴骤灭,今天掌权者,只因时选择错误,明天就可能沦为阶下囚,如果他是大臣,也会在局势不稳时候明哲保身。
申明志、萧声等人就是反面例子,他们因时贪念参与帝位之争,结果频频出错,没有捞到利益,反而陷入
韩星之死与函谷关失守,令刚刚稳定下来局势下子又变得紧张起来,韩孺子能够明显感觉到,宫廷与朝廷都不像前几天那雷厉风行,他发出命令倒是无人违背或是反驳,但是得到反馈明显变少、变慢,好像水下诱饵被聪明小鱼点点吃掉,岸上垂钓者无所觉。
韩孺子与大臣们商议整天,参与者逐渐增多,最后达到三十多人,大家意见倒是致,都认为必须尽快消灭上官盛势力,而且这战并不难打,可是派谁去却成为纠缠不休难题。
大臣们在些细枝末节上争执不休,位大臣推荐人选,必然遭到至少两位大臣反对,理由总是非常充分,或是威望不高,或是能力不足,或者身体不适……
韩孺子开始还参与争论,后来干脆冷眼旁观,他明白,并非大臣们能力不足,也不是胆小怕事,恰恰相反,这些人经验丰富,嗅到帝位变动气息,立刻想方设法置身事外,互相帮助,既不能显得太消极,也绝不能显得太卖力,以免留下口实。
韩孺子心里很气愤,他对大臣印象向来不好,如今变得更加恶劣。
明天是太庙告祖之日,无论怎样,韩孺子必须先正式恢复帝位,天黑之前议政结束,做出唯决定就是各军加强防备,等函谷关传来更详细消息之后,再做决定。
皇帝可以乘轿回宫,韩孺子将乘舆打发走,与杨奉块步行,身前身后都是部曲士兵保护——这些人还没有明确身份,既非侍卫,也非宿卫,但是最受皇帝信任。
“真想将他们全都换掉。”韩孺子愤意难平,“你也看到,唯肯出主意人只有萧声!”
不等杨奉回答,韩孺子补充道:“明白,萧声也不是真心出力,他是害怕遭到报复——是不是太早宽赦大臣?应该给他们留下点压力。”
杨奉反常态,只是嗯嗯,句回应也没有,跟勤政殿群臣倒是非常相似,韩孺子止步,“杨公不认为大臣们有些过分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