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骄惰、奢靡以及浮躁性情,让自己随时随地都能沉静下来。曾国藩不是个只知高谈阔论道德家,相反,他直注重身体力行,“立德”前提,是要“立功”;要做到“内圣”,必须推行“外王”;对于个人来说,致力于心性修养,是为达到经世致用目;或者说,只有内部准备好,才可以“外用”,内部,是外部基础——这些,都是不能分开。曾国藩毕生努力去做,就是“内外兼修”,以冶炼内心宏大,去迎接外部挑战。
这天,曾国藩在巡营后没有回大帐,而是招呼几个幕僚去长江边上。已是深秋,大地上片肃杀萧瑟,在长江边,更是片苍茫荒凉。几乎所有树都没叶子,像个符号似,不甘寂寞地站在那里。个幕僚告诉曾国藩,只有到深秋,才能辨别出树真正颜色,不像春天,所有树都是绿。曾国藩饶有兴致地听着幕僚解释,频频点头。万物都是有“理”,也难怪当年朱熹面对根竹子呕心沥血,他是在苦思冥想竹中暗藏之理……确,树颜色在秋天里现出原形:槭树是橘黄,桦树是金黄,橡树是青铜色,槐树则是黑色……跟树样,人,只有到中年之后,才有属于自己真正东西,也会看出与万物相通……登临江边山坡之上,曾国藩极目远眺。长江在他视野里,如望无际大洋,根本无法看出水流自哪个方向。切都在流逝,灵魂稳定不动地注视时间流动,而时间本身,则是由欢乐、忧伤以及死亡组成。大江东去,淘尽多少历史和人物呢?
曾国藩陷入战争间歇期沉思。这天很奇怪,从大早起,天边就直有大片大片火烧云,血红血红。直快到中午,也丝毫没有退下意思。对于天文地理颇知二曾国藩知道,这片火烧云来得不寻常,它肯定是种预兆,预示着更残酷激战。曾国藩知道,战争就是,bao风骤雨,更大惨烈肯定会接踵而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