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在静秋那个班实习是个二十六七岁女生,叫安黎,人长得高大结实,皮肤很白,五官端正,鼻梁又高又直,如果眼睛再凹点话,简直就像个外国人。尽管安黎眼睛不凹,但大大,最引人注目就是她眼皮不是双层,而是三四层,这让班上单眼皮女生羡慕得要死。
据说安黎父亲是炮二司什头头,因为“九三”事件受牵连,所以安黎日子曾经过得很惨。再后来她父亲又走
牙刷之类小件日用品。
张村长说:“们翻山走吧,只有五里地,如果从河沟走,就多倍路程。看你们几个,身体也不咋,还有几个女,恐怕……”
这七位“好汉”异口同声地说:“不怕,不怕,就是下来锻炼,怎样艰苦就怎样走。”
张村长说:“翻山路也是锻炼哪,走河沟还得几道水,怕你们这几个女……”
几个“女”听到别人叫她们“女”,就浑身不自在,因为“女”在当地话里就是指结婚女人。不过贫下中农这样称呼,几个“女”也不好发作,反而在心里检讨自己对贫下中农淳朴语言没有深刻认识,说明自己跟贫下中农在感情上还有定距离,要努力改造自己身上小资产阶级思想,跟贫下中农打成片。
张村长要帮几个“女”背东西,几个“女”概拒绝:谁那娇贵?不都是来锻炼吗?怎能开始就要人照顾?张村长也不勉强,只说:“待会儿背不动,就吭声。”
走出县城,就开始翻山。应该说山也不算高,但因为背着背包,提着网兜,几个人都走得汗流浃背,于是张村长手里东西越来越多,最后背上也不空。三个“女”有两个背包都不见,光提着脸盆等小件,还走得气喘吁吁。
静秋是个好强人,虽然也累得要死要活,但还是坚持要自己背。对她来说,吃苦耐劳基本上成她做人标准,因为静秋父母在文化大g,m中都被揪出来批斗,爸爸是“地主阶级孝子贤孙”,妈妈是“历史反g,m子女”。静秋能被当作“可以教育好子女”,享受“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待遇,完全是因为她平时表现好,不怕苦,二不怕死,时时处处不落人后。
张村长见大家有点“苟延残喘”样子,就直许诺:“不远,不远,等走到山楂树那里,们就歇会儿。”这个“山楂树”,此时就成“望梅止渴”故事里那个“梅”,激励着大家坚持走下去。
静秋听到“山楂树”,脑子里首先想到不是棵树,而是首歌,就叫《山楂树》,是首苏联歌曲,她最早是从个L师大俄语系到K市八中来实习老师那里听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