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松快顷刻间荡然无存。
刘藻摆摆手,令他自去,自己骑上
老夫人听她奉承,自是高兴,高兴之余又不免心疼,想来宫中朝中,必有许多烦心之事,要她去操持忙碌,逼着她斟酌言辞,时日久,自然也就能言会道。
到黄昏,刘藻方起身告辞。她很喜欢这里,也喜欢与外祖母这般平和相处,每回来,总舍不得走。
侍从已去牵马,在门外等候。刘藻出门,忽又不放心,令门上老苍头上前来,问道:“近日可有人来府上拜访?”
老苍头迟疑。
刘藻神色便沉下来,道:“如实说。”
不论他如何捉摸不定,到午间,刘藻便令他也去用饭,不必在身旁侍奉。
昼食自是角黍。角黍是用菰叶裹黍米,裹成牛角状,入水煮熟后,便可食用。菰叶清新,水中煮过,更是香气扑鼻,混着黍米香,使人垂涎欲滴。
刘藻吃个,便饱大半,见还有竹筒,不由好奇问道:“这是何物?不曾见过。”
外祖母便笑道:“这也是角黍,不过是以竹筒装入黍米,置火上烤熟。是吴越带习俗,长安没有。前两日听人说做法,试试,觉着不错。”
刘藻听,兴致上来,取个过来打开。外祖母递碟子来,刘藻持长勺,将竹筒中黍米拨出。
老苍头惧她威势,便不敢瞒,老老实实道:“有,还有女眷上门。老夫人不好辞,也常见客。”
刘藻心生怒意,正要问句怎就不好辞?但这几年下来,她城府已在,话未出口,便明白过来,多半是上回动怒,让人知晓外祖母在她心中分量。位卑之人,固不敢上门,位高之人反倒更重视此处人情。
他们奉上厚礼,而无请托之语,只做亲友往来,乃至女眷亲自上门,说是看望老人家。她纵是皇帝,也不好下诏责备。
外祖母不推辞,为也是她。
她出生于掖庭,生长于宫外,长于庶民之手,外祖母恐她推辞公卿之请,被人说为不知礼数,从而揣测到她身上。
尝口,果真味道甚好。竹筒中不只有黍米,还有肉丁,虾仁,还有旁什作料,刘藻非饕餮,品尝不出,只觉甚是美味。
刘藻又吃半筒,将肚子填得满满。
老夫人见状,令人装几个生竹筒,让她回去时带去,放火上烤熟,便能食用,又道:“令人将做法写下,你带去,想吃时,也好使人做。”
刘藻点头答应,待接过写做法竹片时,眼中浮现抹淡淡遗憾,遗憾稍纵即逝,转瞬她又笑与老夫人道:“宫中庖厨,只会几样,纵写做法与他们,想来也无外祖母这里美味。”
她做皇帝后,嘴也甜不少,从前可不是这样能言会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