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青云最近在看宋史方面书籍,他看完包拯生平,觉得很有意思。
包拯中进士时已经二十八岁,可他中后没有去当官,反而辞官回家,说要赡养父母。等到他父母相继去世后,守丧结束此时他孝子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他这种行为,对他很有好感。毕竟这种孝举是符合当时道德标准。
于是,在父老乡亲劝说下,包拯勉为其难出仕,第个官职就是县令。当时他已经三十六岁,可他有政绩,当县令时做得不错,最后升官很快。
顾青云看到这些资料时,才真正解包拯这个人,大为惊讶。
虽然他知道有这种方法,可他不会去运作,而且也来不及。
。谢长亭和他说过,有些老读者以为他新书还是和以前样,不是修仙就是冒险故事,没想到这次他故事是这种较为平淡,都纷纷说他江郎才尽,还写得太娘气。
谢长亭说时候还义愤填膺,比他这个当事人还要生气。
顾青云倒是不生气,前面内容确比较平缓,都是男女主角幼年些事情,都是写日常生活,不刺激,冲突不激烈,现在刚进入逃荒副本,有些读者不满是很正常。
而且这本确和前三本不样,他现在偶尔去书店,有时会遇到两方人马骂战,有支持他,也有反对他,各占半。
谢长亭为收集大家对话本意见,就在他店里留下几本本子,让大家把自己意见写下来,结果渐渐发展成个骂战地方。
除有关系外,还有种方法,那就是展露自己才华。这方面大家都在努力,尤其是皇帝偶尔驾临翰林院时,更是大家展示才华最好机会。可惜皇帝来过几次,都是正副主官接驾,他们这些人都没机会近身。
顾青云觉得除这种方式外,还可以向外界展现出自己著书立传才华。本来那本游记他是寄予厚望,虽说是用笔名,可旦仔细推敲,还是可以知道这是他写。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没掀起什水花。
而且游记不算有说服力,可写什经注之类,他又不感兴趣。他现在最想反而是写出本算学书,内容不用
不过似乎因为骂战原因,吸引更多人来看他话本,所以即使现在分成降低,他稿费还是比之前高些。
话本成功让顾青云心里松口气,总算是不再担心收入。现在,他开始把全部心思放在算学上。
想要升官,通过他自己总结,主要有几个途径。
是看政绩,他现在还不算是正式*员,只能老老实实地适应官场规则,很难做出什政绩。这个略过不提。
二是树立自己形象,比如说孝子等道德楷模。这方面,令他印象深刻就是包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