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球出现跨国并购热潮,占比飙升到57.7%。随后几年(2002—2004)降到33.7%,2005—2008年又回升到44.7%。虽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个占比跌到25.3%(2009—2012),是二十年来最低,但整体趋势是褐地FDI升幅超过绿地FDI。
褐地投资兴起,与剑桥大学学者彼得·诺兰(PeterNolan)提出
“全球商业g,m”密切相关。24过去二十年,跨国并购非常频繁,几乎所有产业都被少数几家巨头所控制。全球飞机产业被波音和空客两家瓜分,而在汽车行业,许多观察家认为,除
六大汽车公司(丰田、通用、大众、雷诺-日产、现代-起亚、福特),其他公司能否长期生存都要打个问号,其中可是包括
标致-雪铁龙、菲亚特-克莱斯勒以及本田这些大公司。
此外,通过诺兰所谓“瀑布效应”(cascadeeffect,也叫级联效应),许多上游供应商所在行业也变得集中化。比如,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如今三足鼎立,分别是劳斯莱斯(Rolls-Royce)、普拉特·惠特尼(Pratt&Whitney,简称普惠)和通用电气子公司费尔菲尔德(Fairfield)。
移民与侨汇
开放边界——人除外?
自由市场经济学家经常兴致勃勃地谈论开放边界好处。他们认为开放边界能让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便宜
供应商,然后向消费者提供最实惠
产品。他们指出,开放边界增加
生产者之间
竞争,迫使他们降低成本或改进技术。他们认为,不管是什
经济交易对象——产品、服务、资本等,限制他们
跨境流动,都是有害
。
然而,有种经济交易他们却不这
说,那就是移民(immigration),即人员
跨境流动。在那些鼓吹自由贸易
经济学家中,只有非常少
人同时支持自由移民。25有许多甚至没有意识到自身
这种不
致。主张
切皆可自由流动,为何人就不行呢?其他学派则本能地避开这些话题,他们内心深处都清楚,自由移民不仅经济上行不通,政治上也不会被接受。
移民揭示市场
政治和伦理本质
所谓移民,是指劳动服务供应者跨境流动。跟其他产品或服务(商品、金融服务、资本等)
跨境流动不同,劳动服务进口没法不带劳务提供者入境。
你买中国制iPad或让英国投资银行提供服务时,并不需要中国
装配线工人或英国银行家飞到你
国家并住在那里。
确,有些情况是工人跨越边境,在两国之间通勤(比如美国与墨西哥之间
通勤线路),经常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