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骧只是呆呆站在那里,这两年和徐凡纠缠应对,徐凡所作所为,桩桩在他脑海当中掠过。
逆而夺取……逆得漂亮!眼下他已初步养望而成,天下已经寄望于他能挽此战事,再到什时候,就寄望他能天命所归?其间定然精彩无比,波诡云黠。
可惜,自己看不
要到天色黑下来,才能趁夜潜渡,过黄海而到大东沟带上陆,那里现在有淮军几个营头在,算是将他交回给李鸿章。
李鸿章亲笔致信给徐凡,而徐凡也爽快放人。他上船之后,这条北洋派来小船上人,又交给他封李鸿章亲笔信。
信上写不少,是老头子不用记室,自己亲笔写下。多是白话,娓娓如家人倾谈。
“……莲房,算吧。你做这事,为什,自然明白。当辈子裱糊匠,你们什心思,再明白不过。北洋暮气已深,在这里,除做官,已经无法做事。
徐凡这人,你还看不明白?他是在走条截然不同道路啊。们在大清内部,奋力朝上爬,大家横竖都样,谁能出头,看手腕。而徐凡呢,却直游离在大清体系之外,打南洋,打朝鲜,打日本……养望待时。他有朝自己人开枪,动刀否?有在国内争权夺利否?
当大清将所有能走路都走到尽头时候,他自然就成天下瞩目对象,到时候天命归属,就不言可知。逆而夺取,他逆得漂亮!虽然前途难知,他不知道还要应对多少明枪暗箭,这老大帝国,是不是能被他人撬动,还说不明白,但是有人守着最后点希望,总是让人觉着安慰吧?
宦海沉浮,早已心力憔悴。曾文正公师尊大人,曾寄望于,能做点事情。到如今,又做什?无非门下走狗而已。太后已电,兵饷两物,绝不调往辽南。而日人朝鲜败亡,必深入辽西,攻威海,甚而直入直隶。局势如此,帝党束手,后党复起也水到渠成。无非李某人替罪羊而已。借此机会,已尽力向威海调兵增饷,望好歹守住威海,也算个交代。能否成功,听之而已。
此战已拨动国内风潮,老头子为大清强撑之门面,已剥落无遗。列强必群起而逼,却实束手无策以应对之。九泉之下,如何见师尊大人?
要老头子自己来兴革,那是万万不能。但别人奋发,事到如今,能少挡点路也好。北洋已号令为难,此次战事,可有兵将为死战?帝党犹自掣肘,后党又要当替罪羊,心灰意冷,莫过于此!你相交十余年,还看不透?
厚着老脸,将你要回,这件事情,就这过去吧。起退下来,看世事沉浮,老死榻上,也是生。且看徐凡走得如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