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这话,景黎心头微微跳。
这话他之前听过不少。
这《梦谈小记》里故事,原本是他断断续续记录些生活琐事。到府城后,他们经济拮据,景黎这才想到将这些故事整理出来,写成话本,赚点润笔费。
他没有名气,写故事也不符合潮流,在常老板收下他书稿前,他已经接连被七八家书肆退稿。
而所有退稿说辞,第句话总是:“先生文采斐然,能与先生合作是鄙人之幸,只可惜……”
景黎得意地扬扬唇角,迫不及待问:“那第二册……”
这就是景黎来这里目。
可常老板听这话,脸上却稍稍显出为难之色。
他在景黎面前坐下,手指下意识把玩着面前茶杯。
常老板在这府城开书肆已经有二十多年,形形色色著者见过不少,但像他身旁这位少年这样,却是独份。
不高。这故事不算出彩,在这话本戏文盛行时代,可以说是有些平淡普通。
可偏偏笔者笔触细腻、真实,通篇叙事娓娓道来,别有番风味。
常老板难得读到这种故事,竟时读得入迷,等将所有手稿读完,天色都已经黑尽。
从那时起,他就决定要出版这话本。
这决定多少有几分冲动行事,毕竟这稿子不符合流行,笔者更是个无名之辈,能不能卖出去都不定。
……就离谱。
景黎有点沉不住气,没等对方说完,打断道:“常老板,你方才还说第册卖得很好。”
事实上,《梦谈小记》第册给景黎赚润笔费并不算多。
他初出茅庐,有人肯收他稿子已经是撞大运,自然不敢强求太多。《梦谈》第册书稿是书肆买断,共只给景黎五两
说是少年或许并不恰当。
对方看上去年纪很小,但约莫也有二十左右,那张脸生得漂亮,叫人分不清是男人还是双儿。他身上书卷气不重,目光干净玲珑,神采奕奕,性子也十足单纯。
不像读书人,反倒像是蜜罐子里泡大小少爷。
若非他提前知情,必然不会相信,那生活气息极其浓厚,笔触细腻温和新兴话本,竟是出自这人之手。
想到这里,常老板无声地叹口气,道:“昭离先生,您文采斐然,能与您合作是常某之幸。”
因此,《梦谈》初版印量很少。
刚开始售卖时,这书确没有多少人问津。
可只要读过故事人,都对其赞不绝口。这样口口相传之下,竟掀起阵不大不小热潮,销量直逼市面上最受追捧那几部话本戏文。
常老板开书肆多年,自然不会放过这商机,连忙将话本再版印刷。
现在最初热潮已经散去,书肆偶尔仍会收到读者来信,催促尽快发行第二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