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人:是怀疑。假设你把人际关系基础建立在“怀疑”之上。怀疑他人、怀疑朋友、甚至怀疑家人或恋人,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
那,这样究竟会产生什样关系呢?对方也能够瞬时感觉到你怀疑目光,会凭直觉认为“这个人不信赖
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青年:无条件地相信?又是先生您津津乐道邻人爱吗?
哲人:当然,无条件地相信他人有时也会遭遇背叛。就好比贷款保证人有时也会蒙受损失样。即使如此却依然继续相信态度就叫作信赖。
青年:这是缺心眼儿老好人!先生也许支持性善说,但却主张性恶说,无条件地相信陌生人会遭人利用!
哲人:也许会被欺骗、被利用。但是,请你站在背叛者立场上去想想。如果有人即使被你背叛,也依然继续无条件地相信你,无论遭受什样对待依然信赖你。你还能对这样人屡次做出背信弃义行为吗?
青年:但是,这种“肯定性达观”中总让人感觉有些悲观主义色彩。讨论这长时间就得出“达观”这个结论,这也太令人失望。
哲人:是吗?达观词本来就含有“看明白”意思。看清事物真理,这就是“达观”。这并不是什悲观主义。
青年:看清真理……
哲人:当然,也并不是说做到肯定性达观自接纳就可以获得共同体感觉。这是事实。还要把“对自己执著”变成“对他人关心”,这就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第二个关键词——“他者信赖”。
青年:他者信赖也就是相信他人吗?
青年:……不。哎呀,但是这……
哲人:定很难做到吧,
青年:什呀?您是说最终还是要诉诸感情吗?像圣人样地用信赖去打动对方良心吗?阿德勒边不谈道德,但最终不还是要回到道德话题上吗?!
哲人:不是这样!信赖反面是什?
青年:信赖反义词?……哎哎,这个……
哲人:在这里需要把“相信”这个词分成信用和信赖来区别考虑。首先,信用有附加条件,用英语讲就是“credit”。例如,想要从银行贷款,就必须提供某些抵押。银行会估算抵押价值然后贷给你相应金额。“如果你还话就借给你”或是“只借给你能够偿还份额”,这种态度并不是信赖,而是信用。
青年:是啊,银行融资本来就是这样嘛。
哲人:与此相对,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
青年:这里信赖是指什呢?
哲人:在相信他人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