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不逢时》改编评书大受欢迎后,说书人们尝到
甜头,便纷纷盯上
乔镜
新书。
可惜,《五十六》并不适合改编成评书。虽然有人尝试过,但普通老百姓也就听个新鲜劲,说书最重要还是要调动观众们
情绪,在这
点上,《五十六》有点儿过于阳春白雪
。
但《凡人》不样。
这本书简直就像是为说书人们量身打造样,
篇
篇独立连载
人物故事不仅大有可讲,并且内容都还非常接地气,情绪饱满,很容易引起听众
共鸣。
他们听得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悲苦恸然,时而怒发冲冠,如痴如醉,仿佛自己也成那书中之人
样。更有性情之人,在听到穆家满门英烈只剩八十老母尚问吾儿勇否时,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把后槽牙咬得咯吱咯吱直响,看上去恨不得现在就冲到山海关杀敌报仇。
相比起在学生和年轻人当中更受欢迎《五十六》,《凡人》这本书,可以说是真正打破
年龄
代沟,实现
完全意义上
广泛传播。
在这个时代,人们大多都还是不识字,看报纸终究只是大城市中少部分人
消遣,靠出卖劳力过火
普通人在
天
劳累后,只想拿着钱去酒馆喝上
碗热酒,顺便再就着
碗花生米和人聊天打屁,对于他们来说,就算是最大
消遣
。
若是稍微有些闲钱,便会去城内
茶楼坐
坐。比起生意人谈事
清茶馆,很显然,还是那种兼卖酒水
茶馆更受普罗大众欢迎。
点上两小菜,
壶热茶或开
坛黄酒,他们能在茶馆里坐上
整天不挪窝。
但是老是和人聊天也会腻烦,因此,场新颖精彩
评书便在其中起到
至关重要
作用。很多茶馆都雇
说书人来招揽顾客,每天两三场评书说下来,生意往往也能更上
层楼。
待场评书结束,很多人都还意犹未尽,高声嚷着让那
大多说书人讲都是四大名著、正史野史,厉害些
还会加上几段快板或莲花落。但如今生意难做,茶馆之间
竞争逐渐白热化,说书人
竞争也开始越来越激烈,光是这些已经没办法满足观众们
要求
,他们便费尽心思,想着要在评书
内容上取胜。
于是,说书人们便把目光投向时下最流行
白话小说。
然而,并不是所有小说都适合改编成评书。
像是乔镜那篇短文《生不逢时》,就很有戏剧感和讽刺意味。在改编过程中,说书人还会往里面添加
些夸张
剧情桥段,比如说把众多文人登报批评《众生渡》说成三百儒生围攻晏河清,还有他不畏强权与袁马二爷斗智斗勇,等等等等,都快把他塑造成
个和舌战群儒
诸葛孔明
样光辉高大
形象
。
不过,观众们就好这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