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焕略带茫然眨眨眼睛,好会儿才回过神来,强忍激动没有打断杨太尉训诫,听完之后才谦虚回道,“太尉说是,小子受教。”
老爷子这掏心窝子和他说话,应该不是来找茬,看来他待遇比曹老板好不少,不错不错,继续努力。
杨彪对年轻人态度非常满意,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成大事者切忌刚愎自用,能听得进劝就行。
非常听得进劝原老板将老爷子哄开心,趁他现在心情不错,反手拿出刚写好另份奏疏送过去,“太尉看看,这些可有不妥之处。”
老人都是宝,博学多才又有理政经验老爷子更是无价之宝,人家主动找上门,说几句话就把人放走岂不是太浪费。
话就越有分量。
曹老板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昧杀并不管用,他可以杀掉出头几个人,但是没办法杀掉所有读书人,旦触底反弹,只能让世族门阀势力更盛,后来司马氏统治下天下便是如此。
正是因为想到曹老板前车之鉴,他回来后才会借小皇帝之手把东西送到杨彪手上,老爷子可以继续非,bao力不合作,最好和以前样两耳不闻窗外事心只读圣贤书,不求老爷子能帮忙,不添乱就好,剩下事情他自己能解决。
他现在处境毕竟比曹老板容易些,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都是当世举足轻重大世家,等他解决袁绍那边威胁,再把袁氏上下整顿遍,有个袁氏握在手上,情况总比史上曹老板要面对局面好。
弘农杨氏人口众多,门生故吏同样遍布天下,说是牵发动全身也不为过,能不动最好不要动,最好和以前样什都不管。
杨彪刚夸完年轻人听得进劝,翻开奏疏看几页,眼前黑只想把那个非要出门自己打回去。
刚夸完他稳重他就又割人家肉,嫌自己活太舒坦吗?
原焕心中升起十二分警惕,老爷子在邺城闭门教小皇帝好几年,猛不丁把儿子弄来邺城,时半会儿他还真分不清是敌是友。
失策,他原本以为老爷子至少要等到他把下份奏疏送过去时候才会找上门,没想到第份送过去就过来,不是他说,老爷子也忒沉不住气。
杨彪好几年不曾归家,也没让家中小辈前来邺城探望,只偶尔有书信联络聊以慰藉,他觉得他现在愿意让儿子来邺城为官已经能够说明他态度。
老爷子完全没想到眼前这人已经想到哪儿,以为自己态度已经表示很明显,拿出昨天从小皇帝那儿拿来奏疏说他意见。
年轻人到底还是心急些,那奏疏上有些地方看着好,其实根本不可行,人都是有私心,水至清则无鱼,不能太过想当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