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意义上,读书既是种出世,又是种入世。有个持续采
肯定地指认罗比。就这句话,罗比被判入狱。她把罗比和姐姐生幸福彻底断送,自己也开始漫长赎罪之路。
这本书让反思是,她赎罪是通过文字来完成。塔利斯后来成为名非常成功小说家,她在书中虚构姐姐和罗比团圆结局,来让自己获得解脱。最后她以谎言弥补谎言,这个虚构故事是她真实想法,却是她无法实现愿望。文字成为道德上泡泡浴,但是这真能够赎罪吗?
类似作品还有石黑雄《长日将尽》,这本书将人性自欺骗描写得淋漓尽致。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雄创作母题归纳为“记忆、时间和自欺骗”,颁奖词说道:“石黑雄在对人类记忆和历史深刻挖掘中,细腻地展示人类对于美好回忆执着,会使人无法走出幻想,这也许存在积极面,却更有走向自欺欺人这样可能。”
时常在反省自己,读很多反映战乱、饥荒、贫困书籍时会流泪,进而获得种道德上优越感。为他人苦难感同身受,为他人苦难故事流泪,为他人苦难故事伤心欲绝,就自感觉是个道德高尚人,但是真身临其境吗?付出实实在在帮助吗?
唐·麦卡林(DonMcCullin)是位杰出战地摄影记者,他拍摄张非洲白化病儿童照片,给极大震撼。照片中身患白化病黑人儿童,骨瘦如柴、奄奄息。而且在非洲某些地区,患有白化病儿童被认为是恶魔化身。他们因为迷信而饱受迫害,甚至会被肢解用于巫术。但说实话,感动只是瞬间,其实什都没做,只是留下几滴眼泪。
罗素称自己活着有三个动力:是对爱情渴望,二是对知识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同情心。但罗素只爱概念上人类,不爱具体人。他热爱民众,并为他们苦难而痛苦,但他依旧远离他们;他主张人人平等,却从未放弃自己伯爵头衔;他主张男女平等,却是为有更大性自由去拈花惹草。
远藤周作在《沉默》书中有句话很扎心:“罪,并不是般人所想象,如盗窃、说谎。所谓罪,是指个人通过另个人人生,却忘留在那里雪泥鸿爪。”
如果们只是通过阅读营造个假想世界,却不愿意走入真实世界,并关心真实世界中他人真实苦楚,那,这种自欺骗式阅读,其实毫无意义。
在书籍中理解世界
读书可以让们暂时忘记真实世界,排解自己忧闷,但是们终究要拥有进入世界力量与勇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