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杀戮方案,他就负责将欧洲各地犹太人登记、集中、运送到集中营去。
作为个反犹
枢纽型人物,艾希曼可以说罪大恶极,理应作为战犯被审判。但是,“二战”之后,他神秘消失
。直到15年后,也就是1960年,以色列
情报组织摩萨德在阿根廷
个小镇找到
他。于是,摩萨德绑架
艾希曼,把他押送到耶路撒冷,之后,以色列展开
对他
审判。在这场全球瞩目
审判(图4-4)中,阿伦特作为《纽约客》杂志
特约撰稿人参加
庭审,并记录
她
观感。这就是那本书
由来。
图4-41961年,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审
(图片来源:USHMMPhotoArchives)
为什阿伦特用“平庸之恶”来形容艾希曼?因为她通过观察发现,艾希曼似乎并不是什
天性残忍、头脑扭曲
变态狂魔,而是
个普普通通
路人甲,用阿伦特
原话来说,艾希曼身上充满
“奇怪
空白”(bizzarrvacuousness)。精神医生对他
分析报告也显示,这个人并没有什
心理或精神疾病,对工作、对家庭,甚至颇有责任心。
在其逃亡过个小镇里,人们记忆中
艾希曼是
个爱拉小提琴、喜欢给儿童巧克力,还时不时帮助邻居维修各种器械
“暖男大叔”。他
罪行,用他自己
话来说,就是“执行上级命令、做
本职工作而已”。在他
叙述里,他既不是这场屠杀
编剧,也不是它
导演,更不是它
制片人,他只是其中
个可以随时被替代
“演员”而已。
在阿伦特看来,这就是“平庸之恶”。这种恶不需要创造性、戏剧性、思想性或任何所谓“恶之花”美感,只需要
点盲目而已。在阿伦特对艾希曼
解读里,
个最关键
词汇,就是“不假思索”(thoughtlessness)。在她看来,无法反思性地看待自己
所作所为,是艾希曼罪恶
核心要素。在艾希曼
眼中,他只是坐在办公室里,传达
些信息,执行
些命令,怎
就成
杀人犯
?他反复强调:“
从来没有杀过
个犹太人,事实上,
没有杀过任何人。”
然而,这个似乎只是“传达些信息、执行
些命令”
人,却是
个漫长迫害链条中
重要
环。在这个链条中,就每
个具体
环节而言,他们都没有杀人。角色A,只是负责登记犹太人
信息;角色B,只是依法没收
犹太人
财产;角色C,只是负责把犹太人送上火车;角色D,只是集中营
保安……甚至,角色Z,可能什
也没有干,只是在这
切发生
时候,把头转
过去。但是,如果这些艾希曼们能够跳出自己
身份碎片、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