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收下这几斤米,就是不想要孙子再来
。”
惠才只得说:“好好,收下就是。以后啊,他想来就来……”
婆婆孙子果真又来
几次。
妻俩回家,边给孩子们讲故事、猜谜语。
有次,惠才在门口就听到婆婆在讲长发妹
故事,但她
进门,婆婆就不讲
,怕自己讲不好,被人笑话。
这天,惠才有意轻手轻脚地走近,想听婆婆在讲些什。原来婆婆正叫孩子们猜谜语:“
物坐也坐,站也坐,走也坐,睡也坐。”几个孩子都猜不出。
又听婆婆说:“你们想到明天吧,再猜不出,就告诉你们。
再出
个,你们接着猜,‘
物坐也卧,站也卧,走也卧,睡也卧。’‘卧’就是睡觉
意思,是
孙子说给
听
,要不
也不懂。”
晚饭时,惠才问婆婆她孙子多大
。婆婆说:“
孙子十五岁,在学篾匠。他聪明,会读书,要不是
儿子儿媳淹死
,他还在读书呢。”
“能不能叫你孙子来们这里玩几天?
带他上街逛逛,他可能没来过县城吧。”
婆婆听,眼睛都笑眯
:“陈同志,你想得真周到!
好久就有这意思,只是不好开口,明天
就搭信叫他来。”
三天后,婆婆孙子就来
。他是个十五六岁
青涩后生,清清秀秀,有些腼腆,但并不内向。
见面,他就把手里
布袋递给婆婆。
婆婆拿着袋子转向惠才,说:“孙子饭量大,每餐能吃半斤米,这是他这几天
口粮。国家粮有定量,别人吃掉
碗,你们就吃不饱
。”
“婆婆你太见外,吃几餐饭还要带米来,没有这个道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