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后,哈康·希瓦利埃第次见到奥本海默时,也注意到
其立场
变化。1946年5月,奥本海默和姬蒂到希瓦利埃夫妇位于斯廷森海滩
滨海新居拜访
他们。奥本海默明确表示他
政治立场已经转变,至少在希瓦利埃看来,他“相当偏右”。希瓦利埃回忆说,奥本海默那些“贬损”美国**党和苏联
言论让他感到震惊。奥本海默说:“希瓦利埃,请相信
,
是认真
,
有真凭实据,
不能告诉你事情
原委,但
向你保证,
改变对苏联
看法是有理由
。他们不是你想象
那样,你不能再相信苏联,你那是盲信。”
此外,希瓦利埃不断听到别人提起他这位老朋友,这些人
话也证实
他
看法。
天晚上,希瓦利埃在纽约街头碰到
菲利普·莫里森,他们聊起二战爆发以来发生
那些事。希瓦利埃把莫里森视为以前
党内同志,他还知道莫里森既是奥本海默战前最亲密
朋友之
,也是跟随他到洛斯阿拉莫斯
骨干物理学家之
。
“奥比怎样
?”希瓦利埃问。
“连他
人影都看不到,”莫里森回答道,“
们已经没有共同语言
……他现在换
个圈子。”接着莫里森提到有
次他和奥本海默谈话时,奥本海默
直念叨着
个叫“乔治”
人,最后莫里森不得不打断他问这个叫“乔治”
到底是什
人。莫里森对希瓦利埃说:“你肯定明白,对于像乔治·C.马歇尔将军这样
人,
顶多也就称他为‘马歇尔将军’或者‘国务卿’,而不会叫他‘乔治’。这就是他现在典型
做派……”奥本海默变
,莫里森说:“他觉得自己就是上帝。”
自1943年春最后次见到奥本海默以来,希瓦利埃遭受
无数打击。1944年1月,z.府拒绝发给他在战时新闻处工作所需
安全许可,这使他无法获得与战争有关
职位。联邦调查局有关他
档案中记录
“令人难以置信”
指控,
位在战时新闻处工作
朋友对他说:“显然有人在针对你。”对此
头雾水
希瓦利埃留在
纽约,他偶尔做
些兼职
翻译和杂志撰稿工作。1945年春,他重返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但是战争结束后不久,他就被美国战争部雇用,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担任翻译。他于1945年10月飞往欧洲,直到1946年5月才返回加利福尼亚。那时,伯克利已经拒绝
授予他终身教职。学术生涯遭受打击后,希瓦利埃决定全职投入
部小说
创作,他与出版商艾尔弗雷德·A.克诺夫签订
出版合同。
1946年6月26日,在他与奥本海默重逢差不多6周后,当时,希瓦利埃正在家里写小说,两名联邦调查局探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