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身为布衣,而被曹操发现、使用、提拔,最终登上牧守将校高位,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既大量从外部罗致人才,又大量在内部培养人才,终于形成人才源源不绝态势。
曹操主观上想大力罗致人才,这是问题个方面。另方面,当时不少人才主观上也想投归曹操。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由于下列原因:
是曹操以朝廷名义延聘人才,崇拜汉帝偶像人们便会欣然而至。有些人并不满意曹操,但看在献帝面上,也只得接受召命,最后在实际上为曹操所用。
二是曹操屡次战胜,势力天天强大,有识之士看到曹操能成大气候,因此愿意依傍曹操。在汉末大乱中流散四方士人,有在政治上不得意,有不仅在政治上不得意,在经济上也陷入困境,有甚至变易姓名隐避他乡,这些人大都希望改变目前处境,在政治上重新寻求到发展机会。但战乱之后,他们丧失门第凭藉,得不到乡举里选机会,投奔权势者成他们改变处境唯出路。曹操力挫群雄,异军突起,使他们看到希望,因此纷纷前来投附。在农民战争和稍后豪强割据混战中受到打击,无法继续独立称雄豪强地主,也纷纷率部投归曹操。有趣是,投归与背离往往是同时进行,从中不难看出曹操同其他割据势力之间高下之别、人心向背。何夔避乱淮南,袁术到寿春后,千方百计想留他、用他,他却认为袁术不得人心,必生祸乱,因而想方设法摆脱袁术控制,到北方做曹操掾属;避乱荆州赵俨看出曹操有平定天下才能,于是扶老携弱北投曹操,被曹操任命为朗陵长;裴潜则看出刘表不是“霸王之才”,最终必然失败,从荆州南奔长沙,在曹操平定荆州后北投曹操;田畴避乱徐无山中,袁绍多次征召,他概予以拒绝,而曹操前往征召,他却立即出门上路,田畴投归曹操并不是为求取功名,但他选择同样是颇具代表性。
最后也是最重要原因,是由于曹操不仅能够热心延聘人才,而且能够放手使用人才,使人才有用武之地,从而吸引大批人才。在这方面,曹操也与其他割据者形成鲜明对比。郭嘉原想投附袁绍,后来看到袁绍只想效法周公礼贤下士,却并不懂得用人,因而毅然离开袁绍投奔曹操,便是个突出例子。曹操平定荆州后,罗致、任用大批荆州士人,当他在汉水边大摆筵席庆贺胜利时,王粲举杯祝贺说:“袁绍起兵河北,仗恃人多势众,心想要吞并全国,但他喜爱贤才却不能够使用贤才,所以贤才都纷纷离开他。刘表在荆州坐观时局变化,自以为可以效法周文王。到荆州避乱士人,都是国内英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