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做富布莱特访问学者。11月17日晚,出版社在大学书店举办《是谁?》新书发布会,段先生在发言后回答听众许多问题。当时买本,并请段先生签字,而后与他合影,这是们两人第张合影。因为洗印出来照片上有日期,所以记得这个日子。当年,确是将本书作为段先生个人传记来阅读。但是二十多年过后,改变看法。读者可以边读边理解段先生地理思维逻辑。本书隐含着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基调,即返回到思考存在者。个人存在有三个方面:1.个人对周围环境世界(Umwelt)体验,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客观经验。2.个人对其他人(Mitwelt)体验,每个人都是以主观方式来体验别人。3.自世界(Eigenwelt)。读者甚至可以将本书与段先生另外两本书对比着看,本是《回家记》,另本是《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个体追寻》,两书汉译本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在这两本书中,段先生用大量篇幅叙述自己人生经历,且介绍事情与《是谁?》中多不重合。
地理学家回答“是谁”,是在时空坐标中定义,尤其是在空间坐标中。段先生将自己定义为世界主义者,对自己生活过地方及未曾去过地方都有情感和判断,而且这种情感和判断构成他地方感(senseofplace)。地方感是段先生提出学术概念。他地方感是在不断发展,这种发展是在循环感悟和不断问答过程中推进。因此,们在读《是谁?》时候,很难得到个绝对积极或消极地方感。这与有些传记或文学作品不同。以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和戈尔丁《蝇王》为例,这是两部荒岛文学作品,清晰展现两位作者各自对荒岛地方感。《鲁滨逊漂流记》表现作者对文明战胜野蛮信心,而荒岛激发人潜能,笛福地方感是乐观主义;《蝇王》表现出作者对野蛮战胜文明失望,而荒岛就是人性之恶放大器,戈尔丁地方感是悲观主义。
在真实世界中,好坏是交织在起,因此段先生在本书和后半生其他学术著作中,总是从好方面,看到坏方面,再找另个好方面……“是,但是”(yes,but)是他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常用模式。将之说成“塞翁失马模式”。例如在本书中他描述次“逃亡”经历:1938年日军侵占上海,段先生母亲带着四个孩子逃离上海,路辗转,从上海到越南海防,再从海防到河内,继而从河内到昆明,而后再到重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