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说,“第二天,到嘉禾片场。”[235]李小龙从不吸烟——偶尔会使用大麻,但绝对不吸烟——正确地说,他认为吸烟会损害肺部,尤其是对打拳人来说。经过慎重考虑过后,李小龙决定不为这则广告单独拍摄武术示范短片。作为妥协,他同意把《猛龙过江》中武打镜头剪进云丝顿香烟广告中,其广告语是:“讲到打,定是李小龙,讲到好烟味,定是云丝顿啦!”
李小龙为这部电影,把切都搭进去——他资金、名声,以及他新成立公司。他导演处女作必须要成功。他与罗维闹掰,自邹文怀处欠下巨额债务,还曾向媒体夸下海口票房能达到500万港元。琳达说:“们日常开销都是从影片尚未实现利润里预支出来。”[236]这使得《猛龙过江》成功变得格外重要,成败在此举。尽管如此,他还是婉言谢绝很多媒体宣传机会,相较以前对《唐山大兄》和《精武门》致追捧,如今媒体已经开始刊登他负面报道。《猛龙过江》上映在即——1972年12月30日——李小龙又对媒体百般冷落,最终导致媒体对他批评之声愈演愈烈。[237]
李小龙缩减宣传活动,甚至没能如期在暑假档上映,这切都无关紧要,最重要是这部电影是李小龙主演,他狂热影迷成群结队地进入电影院支持这部电影。仅周末首映票房就超过100万港元,到1973年1月13日,打破《精武门》创下票房纪录,并继续飙升,成功实现他之前预测,票房收入高达530.7万港元。
这并不是李小龙最在意。他迫切地想要看看自己这部电影与他此前拒绝项目相比,究竟孰优孰劣。《猛龙过江》上映个月后,罗维和王羽合作电影《冷面虎》[238]上映,可最终仅获得200万票房。这场胜利清楚地表明,李小龙已经超过王羽,成为无可争议东亚票房冠军。
“尽管《猛龙过江》反响好过预期,但们还是有点担心。”嘉禾制片经理薛志雄(LouisSit)回忆道,“人们喜欢它,是因为在片中李小龙是个与所有外国人打中国英雄。然而,当时香港正开始发展成为个国际都市,各行各业都憋着劲儿要跟外国人较量较量,比如制造业、金融业。为什们不能比他们做得更好些呢?李小龙可能只是在身体层面上跟外国人打,但那个时候,整个香港乃至全亚洲都在各种业务上试图与外国人比个高下。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239]
尽管《猛龙过江》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但李小龙对其整体制作质量并不太满意。虽然他确信这部电影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