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樊郦滕灌列传》)
到丰沛,访问当地遗老,观看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故居,打听他们
上天有意想让秦国扫平海内,它事业没有完成就不会停止。不要说信陵君,魏国即使得到商朝伊尹那样辅佐,又有什用处呢?
当然,秦朝统只是个前奏,归根结底,秦是在为大汉铺路。
汉初功臣
在会稽山探访大禹遗迹之后,司马迁北上去孔子家乡,途中会经过淮阴,那是汉初第名将韩信家乡。
韩信和萧何、张良起,被本朝太祖高皇帝刘邦称道为三位最不起功臣,后世并称“汉初三杰”。但是,和萧何、张良最后都得以善终,也有官方定调正面评价不同,韩信结局,是因为谋反罪名而被处死于长乐宫,韩信最终成叛臣。
不过司马迁生活时代,舆论风气又有很大变化。开国元勋中,有大批实权派人物都与韩信有并肩作战经历,他们多半敬佩韩信,同情韩信。而杀害韩信主谋又是吕后,恢复韩信名誉,并不需要过分抹黑高皇帝刘邦。
所以吕氏家族被族灭之后,肯定韩信功绩,认为他被冤枉声量,不论朝野,都越来越大。司马迁时代,朝廷大约是采取多事不如少事态度:绝不公开为韩信翻案,但碰到*员和民众说韩信好话,也并不严厉禁止。
为韩信立传时候,司马迁显然非常兴奋,他在淮阴本地搜集到很多韩信早年传闻。韩信如此才华,却因为“贫,无行”而不能得到家乡父老推荐,无法到县廷谋份差事。听到这个故事,司马迁可能很有代入感,毕竟这和自己遭遇很像。而韩信宁可忍受胯下之辱也要将来成就番事业抉择,司马迁可能要到很久以后,才会真正明白。
从齐鲁西行回长安途中,司马迁会经过刘邦家乡丰沛。讨论楚汉相争成败时,有种流行论调是,项羽任人唯亲,而刘邦能广纳天下人才。实际上,刘邦样有任人唯亲倾向,只不过不是看血缘,而是“亲不亲,故乡人”。韩信、彭越、英布这些后来加入英雄,刘邦当皇帝后都铲除,刘邦最信任终究还是乡党,以至于现代研究者讨论汉初功臣时候,发明个名词叫“沛县元从集团”。
这些人大多得到善终,后代承袭爵位,但这些功臣之后也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平庸,在政治大局中也越来越被边缘化。司马迁父子还认得他们中些人,总说来可能印象不佳,连带着对当年那个创业集团,也不太瞧得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