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只需要让丞相、御史大夫领衔将结果以书面形式交给大谒者,大谒者上奏,
杨恽扫视周围,却见以王丞相和老爹杨敞为首公卿们坐在西边,朝向东方,王丞相年纪大,旁边得有人帮忙擦口水,而杨敞脸上笑就没变过。
五大三粗北军诸校尉坐北朝南南,他们说话嗓门有些大,被礼官说几次才低些,但偶尔仍会爆发出笑声。
高冠广袖,隶属于太常议郎、博士坐东面西,多是出身贤良文学,他们神情肃穆,好似这不是集议,而是场战争——几年前,这群人确实拼尽全力,为大将军打赢那场名为“盐铁之议”恶战。
嗯,是他们自认为打赢,而对面基本是桑弘羊个人舌战群儒。
堂下位次最低贱,自然是杨恽他们这些来自未央宫侍中、郎官、大夫,因人数太多,排坐不下,而排成数行,重行在南墙靠门位置,北面而坐——他们在集议时极少发言,基本是看热闹。
就帮把,对你这御史大夫来说,不过是举手折枝而已。”
“如此便能让两家之谊续上,而多位军功列侯为友,对家也没坏处啊……”
杨敞却不回答,反而再度露出笑:“中门已开,待会你旁听即可,万万不可出言!”
……
年迈丞相王(qí)从中门缓步而出,这位王丞相也是地方小吏出身,本是孝武朝时绣衣使者,bao胜之人,后为右辅都尉,守右扶风。
随着声钟鸣,头戴进贤冠户曹令史走到中央,宣读诏令:
“谒者任弘护乌孙使者,解轮台之围,斩龟兹王、尉犁王首归来,不日将抵长安。陛下与大司马大将军下丞相府议此事,延问公卿、大夫、博士、议郎,考合古今,明正其功,然后乃加爵土。今日诸卿畅所欲言!”
杨恽知道,皇帝,即便是大权在握皇帝,般是不会亲自参加集议。
当然,孝武皇帝是个例外,他不但喜欢亲自参加集议,还常常明目张胆袒护自己喜欢方。
比如帮张汤手撕狄山,让他被匈奴斩头而去。
和杨敞不同,他在数年前燕党谋反时做正确抉择,得大将军喜爱,如此方能为相,按照汉家规矩,为相者直接封侯。
但其实这位丞相,连他前任车千秋都不如,无法决策任何大事,不过是个上传下达工具。
公卿百官均向其作揖,丞相亦还礼,众人以他和御史大夫杨敞为首,陆续进入中门——顺便将佩剑留在外面,这是为防止待会若吵起来有人怒之下拔剑,那就太难看。
丞相府中门内为相舍,设有正堂、庭、后园与诸曹吏舍,今日集议,就要在正堂召开。
进宽敞厅堂后,众人在丞相长史安排下陆续入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