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动物,但们究竟是什
?
们也许只是幽灵:
们不知道该怎
称呼自己。这样
生物等于是不存在
,它只是个幻觉。当禅不是禅,没有
物可以存在。
从知性上来说,这番话不知所云,但如果你在真切
修行中有过体验,就会知道
意思。在《涅槃经》[14]里,佛陀说过“众生皆有佛性”,但道元禅师却把这句话理解为“众生皆是佛性”,这两种说法有点差别。当你说“众生皆有佛性”,意味着佛性存在于每个众生之中,如此
来,佛性与每个众生都是不同
。
[14]《涅槃经》:全名为《大般若涅槃经》,是佛陀在世说法最后教诲。《涅槃经》宣扬“众生皆有佛性”,确立“众生皆可成佛”
教义,奠定
佛教迅速传播
基础。
但如果说“众生皆是佛性”,则意味众生就是佛性本身。这样,没有佛性就无物可以存在。以为有什
可以离开佛性而存在,那只是
种妄想。也许那存在你
脑子里,但实际上,它并不存在。
因此,想要当人就必须要能当佛。佛性只是人性别名。所以,即便你无所作为,你仍然是在有所作为,你就是在表现你自己,表现你
真实本性。你
眼睛会表现,你
声音会表现,你
行为会表现。最重要
是,用最简单和最充分
方式去表现你
真性,并且在最微末
事物里去体会它、欣赏它。
如果能够周复周、年复
年地持续这种修行,你
体悟就会愈来愈深,而这种体悟也会弥漫到你在日常生活里所做
全部事情。最重要
点是,要忘却所有
得失心,忘却所有二元性
思维。
换句话说,只管以正确姿势厉行坐禅,别想其他
。只管坐在蒲团上,不期许什
。这样,最终你会归复你
真实本性。更精确地说,是你
本性会重新归复它自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