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刘师度低头往衣
统科举出身他,竟然会先于别人想到人口过剩问题。
刘师度为何会绕过林梦得直接找自己?他应该与林梦得在海州府出现人口问题上有过交流,但人口过剩问题,显然有些超越时代,林梦得不予理会,甚至对刘师度担忧嗤之以鼻都不难理解。
大概很多人会对刘师度这种对海州府出现高比例人口净增长不以为喜,反以为忧,困惑不解吧?
随着广南、夷州、琼州等地区进步开发,随着其他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改进,随着种植物种不断改良以及更多肥料使用,林缚相信能使秦岭、淮水以南地区粮食总产量增加四五倍,不是什问题。只要粮食相对充足,人口出现过剩,反而能给新兴工矿业吸收,将会再度刺激社会生产力发展。
只是粮食总产量增长是个长期过程,想要使粮食增产翻倍再翻倍,也许需要七八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旦人口在短短四五十年里出现翻倍再翻倍增速,很可能会超过当世粮食生产总供给能力,这就成个极大隐患。
而刘师度对粮食增产前景,不可能比林缚更乐观,那他认识到人口过剩问题,就会有更强烈担忧。
林缚所施新政,本是揭开盛世之治,刘师度这时候谈人口过剩隐患,不讨林梦得等人喜欢,那是再正常不过。刘师度不写专函陈述此事,而是要专程单独求见,可见他也是做好给林缚训斥,当面抗争或者察言观色以定议事之深浅准备。
“人丁滋息,本是盛世之景,刘公却忧丁口溢盈,非土地所能承载。”林缚端起茶盅来,饮口茶,问道:“刘公此忧,从何处思来?”
“崇观八年之前,国家虽艰难,但勉强还能维持,崇观九年冬燕胡入寇与淮泗大乱,才彻底伤国家之元气。淮泗因何而敌乱,师度这些年来也反复思虑,所得也是不久。其,无非是涌入淮泗流民受谯国夫人兄舅所惑而从之造反。其二,则是河南、关中等地官府及燕京,对崇观八年、九年蔓延二十余县大旱灾救治无力,或者说无力救治,导致受灾民众流难逃难,冲击周边府县,形成数百万计流民潮。
“其三,新学之农政,以为崇观八年、九年间蔓延河南、关中大旱,与这些地方过度耕种,林地锐减有极大关系,师度也以为应如是。其四,过度耕种,林地锐减,与人丁过度滋息则有直接关系。其五,即使土地过度耕种,但河南、关中受灾地在过去两百年里,丁壮所能耕种之粮田,还是减少五成以上,民间种粮减少,而税赋不改,致使普通民众储粮大减,度荒之能力大减,绝大多数人挨不过两季绝收大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