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山灰用于建灯塔才五年时间,石浆经赵醉鬼儿研制出来不到两年时间,林景中就要将石浆料用于造价逾五十万银元铁桥上——虽说在造灯塔里,试验许多新建造法,但单座灯塔造价还是低,出什问题,补救都来得及,不至于造成大损失。金川铁桥要投五十万银元以上银款,关键旦出问题,金川河两岸交通
,林政君级海商船也能在河口江岸码头直接驻泊。原先河口镇,居民已经有十数万之多,并有大量新式工场设在那里,此时已经是异常繁荣。枢密院甚至计划在河口镇基础上新设城县来进行治理。
只是河口镇占据金川河两岸,给金川河分为二,交通就显得十分不便利。而金川河又是江宁城东主要入城河道,不可能建平桥不叫大中型帆船通行,浮桥开启速度太慢,已经严重影响水陆路通行效率。造铁桥,采用城门吊启方式对铁桥中段进行人工定时开启,集中时段放船通行,效率将极大提高。
只是金川河口河道宽五十六米,造座五十六米纯铁桥,在当世还是首创,预估要耗资要超过五十万银元。即使江宁能拿出这笔银款来,在座铁桥上投入这多资源,这显然也不是江宁府自己能做主。
甚至枢密院也强烈反对,中枢还紧巴巴呢。新税政之后,江宁府地方收入下子增加很多,但江宁府余银再多,也不能座桥上面投入这多银款。要知道当年造崇州新城,起初两年投入银子都没有这多,将来造艘新式战舰,预计也就只要六七十万银元,如今为座铁桥如此大动干戈,枢密院如何不气愤?
林景中只能学刘师度,迂回来争取林缚支持。
林缚拿出江宁府与工造司设计铁桥图纸,微微惊讶地叹道:“要造铁桥啊!”
对于金川铁桥要消耗近两百万斤铁料,林缚没有意见。没有持续不断消费,冶铁及铸造产业怎发展,技术怎进步?
要投入预计超过五十万银元银款,林缚也没有意见。分税之后,地方税源多,特别是江宁府厘金收入激增。财力足,就是要用于地方民生,不用掉,难道建银窑存起来?用于民生,除有益民生之外,还能促进新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总量增加。建银窑将银元沉淀下来,那才是大弊端。
林缚只是担心从传统石桥,木桥下子跨越到铁桥上,这个技术上成不成熟。
桥梁铺造用铁铸件,这个倒没有问题,铁场连超大型海船肋骨与龙骨都能铸造,铸造桥梁也不成问题。关键是立水桥基。工造司设计桥基方案,放弃传统石料基座,而是在铁筒内注石浆料加铁筋,是完全有别于传统新工造技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