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来,同时代另个著名人物,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就“同途殊归”。洪秀全比曾国藩小三岁,算是同龄人。和曾国藩样,他也是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全家人也是全力以赴供他,要他走通科举之路,但是他抗打击能力显然不如曾国藩。他考秀才三次落榜之后,就受到严重刺激,晕倒在榜前,做那个著名升天梦,梦到“上帝”。第四次失利,就彻底放弃科举,转而创立“拜上帝教”,走上与曾国藩完全不同另条人生道路。
艰难科举过程还塑造曾国藩独特人生哲学,那就是“尚拙”:崇尚笨拙。
今人尚巧。办事越巧妙,越少费力气,越走捷径,当然就越好。很多人办事,都追求高效率,甚至不择手段。然而曾国藩不这样。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就是说,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这种独特人生哲学,得自曾国藩自身经历。
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完全是“笨功夫”。父亲教学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要求他不读懂上句,不读下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本书。不完成天学习任务,绝不睡觉。曾国藩回忆说:“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则再诏之,已而三复之;或携诸途,呼诸枕,重叩其所宿惑者,必通彻乃已。”(34)就是说,八岁起,父亲就亲自教。他从早到晚,教导不停,记不住,他就反反复复教,听不懂,他就遍遍讲。走在路上,他也在讲;晚上睡觉躺在床上,他也在讲。定要学会才罢休。这种“笨拙”学习方式,在曾国藩身上培养起超乎常人勤奋、吃苦和踏实精神,也打下非常扎实知识基础。
作为个笨人,曾国藩发现下笨功夫有下笨功夫好处。
第,笨拙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第二,笨拙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也就是逆境商数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第三,笨拙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他考秀才考七次,举人和进士却考得顺利,就是因为他基础打得牢。开窍后,就能顺百顺。相反,那些有小聪明人不愿意下笨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结果走不远。所以,“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得比别人高。
所以,曾国藩人生哲学是“尚拙”。既然天性钝拙,那曾国藩就充分发挥钝拙长处。他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