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中国法国文化年,又是法国
儒勒·凡尔纳年。在纪念“科幻小说之父”逝世
百周年之际,作为老法语工作者,
有幸应上海译文出版社之约,重译儒勒·凡尔纳
名著《海底两万里》。
用法语和汉语并用
特殊思维方式,按照科幻先行者
思路,设身处地、亲临其境地扮演起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
角色,同两位说法语
外国朋友(
位是比利时人,
位是加拿大人)
起,莫名其妙地被时光逆流抛进神出鬼没
鹦鹉螺号潜水船,作为“自由
囚徒”,与“水中怪人”尼摩船长打
近十个月
交道,进行
迢迢二万法里
潜海航行,历尽千难万险,饱览
千奇百怪
海底风光,完成
次虚拟
海洋探险考察,实现
次从已知求未知
科学幻想远征,并以现代人
眼光重新审视凡尔纳
远见卓识,既紧张又愉快地度过
中国
法国文化年和法国
儒勒·凡尔纳年。本来,译者与作者不好相提并论,但通过本书
翻译,
似乎同百年后
凡尔纳有几分书缘,竟能结成中西文化合作
“生死之交”,并在电脑桌上实现
隔世
心灵沟通。
1828年,儒勒·凡尔纳出生在法国西部海港城市南特。父亲皮埃尔·凡尔纳是当地有名律师,学识渊博但墨守成规,对文学和科学都有浓厚
兴趣;母亲索菲·阿洛特·德·拉菲伊出生名门,虽然有些任性,但待人诚恳,擅长写作,富于幻想。凡尔纳可能秉承
家族传统
遗传变异优势,从小就有很强
好奇心和求知欲。父亲总希望子承父业,但淘气而聪明
小凡尔纳却向往海外冒险。十
岁那年,他背着家人,私下与科拉利亚号船上
见习小水手串通好,悄悄乘小艇偷渡出海,爬上这艘开往印度
轮船,准备出去闯大世界。然而,出走并没有成功。父亲得到消息后便把他抓
回来,并严厉地惩罚
他。无可奈何
他只好表示:“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靠幻想进行旅行。”没想到,
句童言竟预言
他
生
辉煌成就。
凡尔纳不得不按照父亲旨意到巴黎去学法律。大学毕业后,他却违背父亲
意愿,没有回南特当律师,而决定留在巴黎发展。父亲为儿子
前途着想,只好顺水推舟,却没想到凡尔纳并不喜欢司法职业,只热衷于文学创作,老在文学界,特别是在戏剧圈子里寻找机会,在沙龙交际中异想天开。不过,命运对凡尔纳
天性和志趣格外垂顾。通过母亲家族
关系,他认识
著名作家大仲马
家人,与小仲马混得很熟。据说,大仲马喜欢吃南特菜,凡尔纳就说他吃
南特菜不地道,然后自告奋勇为大师做
正宗
南特菜。大仲马吃得津津有味,于是便收下
他这个门徒,并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