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六月,他又接到朝廷圣旨,仍是上
次
内容。并未言及免除任何考试,自然不足展足老泉之望。朝廷主其事者当对他前所呈奏信而不疑才是——相信固好,否则即搁置亦可。他是不肯像学童
样去接受考问
。所以他又再度辞谢。他
奏折上说他已年近五十。五十之年又何以能报效国家?身为读书人之所以愿居官从政,欲有以报效国家也,否则为
寒士足矣。倘若他此时再入仕途,既无机会以遂报国之志,又不能享隐逸贤达之清誉。他最后结束说,时已至夏季,下月其子之居丧将满,他将随子入都
行。届时当
谒当道,细叙情由。全信中之语气显示他在五十之年,实已无意入朝为官,除非有力人士能使他不再如童子之受考试。
事实上,苏洵妻子已死,他已准备远离家乡而不复返。非常明显,他是适于住在京都
。他
两个儿子既然已中进士,下
步就看朝廷何时有缺可以派儿子去任职,他自己倒也罢
。在居丧满期之后刚过两个月,父子三人又再度启程入京,这
次有两个儿媳同行,出发之前,已经把亡母之灵柩安派妥当。苏洵使人请
六尊菩萨像,安放在两个雕刻好镀金
佛龛中,供在极乐寺
如来佛殿里。那六尊菩萨是:观世音菩萨、势至菩萨、天藏王、地藏王、解冤王者、引路三者。出发之前,苏询正式把这些佛像供在庙里,并且去向亡妻灵前告别。祭文
结语是:“死者有知,或升于天,或升于四方,上下所适如意,亦若余之游于四方而无系云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