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家可归百姓都有救济,临时搭有篷帐供灾民居住,并严防抢劫。官家衙署完全焚毁,全需重建。苏东坡恐怕那些官衙积弊恶习又要发生。他怕官方在重建此城镇时,又要乘机剥削人民,而地方z.府会征用物资民工。他建议程之才令当地z.府在市场公开购买,禁止征集民间物资,征用民工。他指出来,否则“害民又甚于火灾”。
他站在惠州街上,看到使他十分痛心事。看见农夫满车装着谷子去向当地z.府缴纳捐税。因为丰收,谷价下跌,z.府拒绝收取谷子。这正是苏东坡要管事。他探询,才知道z.府要是现款,因为谷价太低。农民必须在低价市场将谷子卖出,才能得到现款,可是农民须要缴纳捐税现款却按粮价高时计算。结果,农民欠个粮税,却得卖两斗谷子才够缴纳。苏东坡给程之才写封长信,内容雄辩滔滔,言词峻切,就仿佛以前上皇太后表章样,这样把此衙署积弊揭发无遗,指为向农民纯然勒索。他请程之才和当地税吏和运输官举行次会议,并建议当地z.府当依谷物市价向农民征税。数月之后,他听说那三位*员已经决定向朝廷联合呈请,他十分高兴。
他现在开始关心惠州城诸种改善革新事宜。他还是秉过去喜爱建设天性,经过与程之才、几位太守与县令会商,建筑两座桥,个在河上,个在惠州湖上。为兴建这两座桥,子由太太捐出不少朝廷当年赏赐她金币。在忙于进行这项工程时,他又做另外件事,特别受地方居民敬仰,就是把无主野坟骸骨重建大家埋葬之。重新安葬之后,他写篇祭文,安慰那些无名死者。他相信,那些死者不是平民,便是兵卒。他颇以那些骸骨有些残缺不完,必须合葬为歉,只希望那些阴魂和睦相处,犹如个大家庭样。他又在城西修座放生池。这纯然是佛教思想,其基本观念是轮回思想,相信那些鱼也许前生是人身。鱼类放入此放生池内,则生命安全无虞。那个池塘即名为“苏东坡放生池”,直到清末,当地士绅百姓,还保持在节庆之日,去买鱼放生风俗。
他常对做些小事感到兴趣。件新奇东西,在几年之前很使他着迷,那时他正贬谪在黄州,那件东西叫做“浮马”,是插秧用。插秧是累得腰酸腿疼事,农夫必须在水田中涉水而行,整天弯着腰肢劳做。浮马就像在水面飘浮只小船,农人可以坐在上面插秧,用腿当做桨移动,马头正好用来盛稻秧。这种东西既可使工作进行快速,又可以节省劳力。他想把这种东西向南方推广应用。他对此事非常热心,在给朋友信里他多次提到。他给位太守送行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