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然而他却说苏联**主义和纳粹国家社会主义是互为镜像,那个时候,即使是在西方,能听懂这话人也没有几个。这个政权最引以为豪
就是打败
纳粹,没有什
比这个异端邪说更触目惊心
。
格罗斯曼有两个知己密友,个是谢苗·利普金(SemyonLipkin),
个是叶卡捷琳娜·扎波罗茨卡亚(YekaterinaZabolotskaya)。1960年10月,格罗斯曼不顾这两个朋友
劝告,把《生活与命运》
手稿交给
《旗帜报》
编辑。当时正是赫鲁晓夫“解冻”时期,格罗斯曼胸有成竹,认为这本小说能够出版。1961年2月
天,三个克格勃(KGB)军官来到他家,抄没
他
手稿和相关资料,连复写纸和打印色带都没收
。当局不逮捕人而“逮捕”书,苏联历史上只有两次,这回是其中
次。[26]除
《古拉格群岛》,还没有哪本书被认为这
危险。[27]当局叫他在
个保证书上签字,保证不把克格勃这次登门造访
事和别人讲。他拒绝签字。但克格勃
其他要求,他好像照办
。他把这几个克格勃军官领到他表弟家,让他们把其他两份手稿也抄去
。但是,格罗斯曼另外还备
两份手稿,克格勃竟然没发现:
份留给
谢苗·利普金保存,
份留给
廖丽亚·多米尼吉娜(LyolyaDominikina)保存。廖丽亚是他学生时代
朋友,和文学界没有任何联系。
很多人都认为格罗斯曼过于天真,居然心存幻想,以为苏联当局会允许他出版《生活与命运》。利普金和扎波罗茨卡亚就持这种观点。根据他们
说法,格罗斯曼之所以同意把这本小说多备
份手稿,全因他们
坚持。[28]但是,诗人科尔涅伊·楚科夫斯基(KorneiChukovsky)在1960年12月27日那天
日记里这样写道:“格罗斯曼接到赫鲁晓夫秘书打来
电话,说这本小说太好
,正是目前所需要
,说他要把自己
读后感告诉赫鲁晓夫。”这是传闻,不知是真是假。即便没来电话,楚科夫斯基对此事
重视,这就很不
般。[29]
个人并不觉得格罗斯曼天真。不论是人
心理活动,还是苏联政权
内部运作,显然他都是非常熟悉
。1956年赫鲁晓夫公开谴责斯大林。从那时起,政治形势
直在迅速演变。今天回过头来评说当时
政治形势,事后聪明,肯定不费吹灰之力。艺术批评家伊格尔·格隆斯托克(IgorGolomstock)跟
讲过,当时很多有头脑
人期望值都很高,他们深刻批判苏联政权,但他们都像格罗斯曼
样,
辈子都是在苏联体制内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