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委员会讨论不久,馆长交给份教育部公文,命们答复林尹委员信。他指责们新编国文方向堪忧,忽略国家民族意识,选文有幼稚新诗和翻译报导文章,不登大雅之堂等等,馆长让先去拜望林教授当面解释。在约定时间到他家,进客厅,他既不请坐,也不寒暄,来势汹汹训斥新编篇目内容悖离教育方针。譬如杨唤新诗《夜》。说月亮升起来像枚银币,简直离谱,教小孩子看到月亮就想到钱;《西游记》哪段不好选,偏偏选猴子偷桃子:沈复《儿时记趣》有什教育价值?刚辩说两句,他似乎更生气,说:“你们这是新人行新政,看连大陆课本都比你们编得好!”说着说着,从内室拿出本中共初中国文给看。不知为何突然福至心灵说:“那请您把这本书借给,带去给执笔小组作个参考,说是您建议。”他突然觉得,这个外文系女子,敢来接这件工作,想必不简单,如今他对夸奖“共匪”教科书,倒是有麻烦,如果认真,他就有可能进“保安大饭店”。于是他请坐下,用现代警员温和口气问哪里人?跟什人来台湾?结婚没有?丈夫做什?i三个儿子读什学校?然后问,你父亲做什?什大名?只好回答父亲名字和职业,谁知他竟说:“你怎不早说!和齐委员兄弟样!”然后他向内室喊道:“倒杯茶来,倒好茶!”
原以为许多故事是虚构戏诧,没想到在现实里确实真有。
二00三年月二十四日《中国时报》有篇报导。标题是“老教科书总复习,网络正发烧”,许多网友在网络上回味中学时代琅琅上口文章,如朱自清《匆匆》:“燕子去,有再来时候;杨柳枯,有再青时候;桃花谢,有再开时候……。”他们也记得《木兰诗),尤其以白居易《慈乌夜啼)获得最热烈讨入而。
还有篇个人非常喜欢《孤雁》也选人课本。沙洲上只孤雁,为对对交颈而眠雁儿守更。芦丛后火光闪闪,孤雁立即引吭呼叫,睡梦中惊醒雁儿发现无事,以为孤雁故意撒谎,如是两回。第三次,猎人拿着香炬轰立眼前,孤雁飞到空中,拚命叫唤,疯狂回旋,但酣睡雁儿毫不理会。眼睁睁看着猎人伸出残酷手,将只只熟睡雁儿放进网罗。从此,孤雁多起来。
二十余年之后,柯庆明(篇序文,二十年岁月齐邦媛老师在编译馆日子),提到他多年后阅台大研究生入学考试作文卷,题目是“影响最深篇文章”。许多人写竟然是《孤雁》,让他感动莫名。
屈指算来,当年读这套新编国文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