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嘱咐新珍在后面跟着,路上好有个照料。他还特意让新珍带上绿豆汤,以防赵孟舒天热中暑。
第二天下午,当赵孟舒坐在长生独轮车上去朱方镇开会时,沿途
路人无不为之侧目。不时有小年轻与长生夫妇打趣:“你们这哪里是去批斗地主啊,分明是给劳模颁奖嘛!你们怎
不在他胸前别
朵大红花?”
长生只是憨憨地笑,并不搭话。赵孟舒头戴凉帽,坐在独轮车上,身板笔直,顾盼自雄,只当听不见。
至于说德正为何会对素无瓜葛赵孟舒另眼相待,村里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
说法。其中之
就是所谓
“桑树地事件”。
在合作化初期,德正因见王曼卿体格风骚,弱不禁风,就将她分入老年丙组,让她跟着马老大、老福、老鸭子等几个老太太,干些诸如选种、养蚕之类
轻省活。但王曼卿
工分却是按甲等劳动力来计算
。德正对曼卿明显
偏袒,不免招来种种闲言碎语。其中流传很广
个故事是这
说
:
天午后,村里
社员们都在歇中觉,王曼卿拎着竹篮去村东
桑树地里摘桑叶。她前脚进
桑园,赵德正后脚就跟
过去。这件事从老实、木讷
渔佬柏生嘴中传出,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柏生当时正在菱塘对岸
树林中剥着红麻,“警惕地”注视着桑林里
举
动。他没有惊扰这对野鸳鸯
好事,却在事后去现场细细查看,据说是捡到
王曼卿落下
枚发卡。
另外个说法,听上去合情合理,似乎不容辩驳。
挖树根赵永贵吐血而死,五岁
赵德正去江北投奔亲戚,“蛇蝎心肠”
舅妈却容不下他,把他赶
回来。德正瘦成个皮包骨头,像个叫花子,在村子里倚东家门,贴西家壁,最后是赵孟舒
句话,让他在祠堂落
脚,吃上
百家饭。祠堂
管事三老倌提醒他:日后有
出息,不可忘记赵先生
片慈悲之心。年幼
赵德正当时就对三老倌发誓赌咒说,他要用
辈子来报答这
句话。后来,他为赵孟舒抬轿多年,从来不肯收他
文钱。
那天下午,长生用独轮车将赵孟舒送到朱方小学操场边,就和妻子分
手。他对新珍交代说,德正让他顺便去乡里
物资站,找
下老徐,帮他买
只生铁
犁头、两副牛鼻圈。他说等散会时再来大操场与妻子会合。
三小时批斗会,倒也没出什
事。天气虽然燠热,但新珍
直担心
中暑并没有发生。赵孟舒在台上挨斗,她就靠在不远处
棵老槐树下,手里抱着装有绿豆汤
大瓷缸,
直没动窝。等到大会结束,台上
地主们排着队,鱼贯下台,赵孟舒却愣愣地站在原地,纹丝不动。新珍好不容易挤到
他跟前,正要把手里
绿豆汤递给他,却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