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这样,他就越焦虑,越焦虑,就越想改变,形成另种恶性循环。
所以,当们想要改变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所遇到
这个理由说服他,让他能够放下自己焦虑,不再盲目地追求改变。而正是这个放下,让他从无效改变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改变。
有效改变判断标准
相信,这个时候你会有点糊涂。前面用8节课讲改变,这里突然又说自接纳很重要。
那,什时候该追求改变,什时候该自接纳呢?或者说,什时候改变是有用,什时候改变会变成个问题呢?
可以给你个简单标准:看你改变动作,究竟是改善你状况,还是维持你状况,甚至让你变得更糟。
人只要有焦虑,总是想要改变。可是,顺境逆境都是人生常态,有时候们需要去忍受不好境遇,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
第二个误解是,很多人说自接纳时候,其实是把它当做获取另种好处途径。
经常有来访者跟说:“老师,觉得自己很多地方都不好。很想接纳自己,可是怎才能做到呢?”
当他这说时候,他其实是把自接纳当做获得幸福、平静、快乐手段。他心里想是:如果自接纳,那就会变得更好。
你看,这在本质上还是想要改变。追求自接纳这个追求本身,就是他无法接纳自原因。
通常,无效改变会维持症状,形成种恶性循环。如果你改变包含在这种恶性循环里,那你就要小心。
举个例子:们偶尔都会失眠,失眠是很让人痛苦。但是,如果失眠人很想改变失眠这件事,那他就会变得非常警惕。
本来疲惫中迷迷糊糊要睡着,他个念头“快要睡着”,马上就又清醒过来。想改变念头加剧失眠,这就变成种恶性循环。
前面这个不断换工作朋友也是如此。
他目标是实现自价值,实现自价值是需要积累,可是这个乌托邦式目标让他不断寻求改变,从而失去自积累过程。
自接纳不是追求,而是舍弃。
舍弃是什呢?就是那种对生活过度控制,对“完美自”和“完美世界”幻想和执念。
心理治疗领域里,有种很著名疗法,叫做“森田疗法”,它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
意思是,不要纠结于你自己问题,把它当做你生存常态,而去专注于你真正想做事情。这才是自接纳真谛。
回到刚刚朋友故事。为什爸爸方法更有效呢?他爸爸把他想要改变问题,变成种不需要改变资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