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建立劳改营之前很久,西伯利亚就已经是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
大型开放式监狱。6
西伯利亚(俄语Сибирь,发音同英语Seebeer)与俄国欧洲部分相比相形见绌。西伯利亚
面积为1550万平方千米,是欧洲大陆
1.5倍。西伯利亚从未作为
个独立
政治体存在;它没有明确
边界,没有有约束力
民族身份。它
现代历史与俄罗斯
现代历史密不可分。容易征服
乌拉尔山脉与其说是
个地理边界,不如说是
个欧式俄国
虚构性、政治性界线,在这个界线之外,坐落着
个巨大
亚洲殖民地和
个广阔
刑罚场所。西伯利亚既是俄国
黑暗之心,也是
个满是机遇和繁华
世界。这个大陆黯淡且无情
当下,会让步于更为光明
未来,西伯利亚
流放者将在这个被大肆吹嘘
转变中发挥关键作用。7
帝国z.府想做不仅仅是把社会和政治混乱关进它
大陆监狱中。通过清除旧世界里
不受欢迎之人,z.府也会在新世界填充人口。为
服务于殖民开发西伯利亚这个更广阔
计划,流放系统将管理并利用日益增多
流放者。在理论上,俄国
罪犯将辛劳地开发西伯利亚
自然财富,并在西伯利亚偏远
地区定居,而且在这样做
过程中,他们将体会到自力更生、节俭克制和勤奋耐劳
美德。然而,在实际上,流放系统分派到西伯利亚腹地
不是富有进取精神
定居者,而是贫困、绝望
流浪者。他们不是靠自己
勤劳为生,而是靠向真正
殖民者——西伯利亚农民——偷窃和乞讨为生。从乌格利奇起义者被放逐到1917年沙皇帝国崩溃
这三个多世纪中,“监狱殖民地”这种双重身份所固有
紧张状态从未得到缓解。与俄国统治者
计划相反,刑罚殖民从未成为西伯利亚发展背后
推动力量。反过来,随着流放者人数增加,这种制度日益成为西伯利亚发展
障碍。
在19世纪,西伯利亚流放规模和强度显著增加,因而它轻松超过
英帝国和法帝国
流放系统。1787到1868年,这80年间英国人运送
约16万名罪犯到澳大利亚;从1860到1900年,法国向其海外殖民地流放
约5500名罪犯。与之相比,在1801至1917年,超过100万名沙皇臣民被放逐到西伯利亚。8
这些流放者中包括来自俄国欧洲部分和波兰城镇历代g,m者。有些g,m者为争取自由主义宪法而斗争,有些g,m者为民族独立而斗争,还有些人为社会主义乌托邦而斗争。在欧洲共和主义与俄国g,m运动交叠发展
历史中,西伯利亚成
个孤寂
集结待命地区。到19世纪末,沙皇z.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