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11月19日下午,17米长“黎明”号纵帆船在圣彼得堡涅瓦河畔
海关抛锚。激动
围观者争相观看这艘船。“黎明”号刚刚完成
从东西伯利亚叶尼塞河到圣彼得堡
第
次成功海上航行。它驶过
喀拉海和巴伦支海,经由瓦尔德、克里斯蒂安尼亚(奥斯陆)、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福斯(赫尔辛基)绕过斯堪
那维亚,最后到达
俄国首都。俄国国内外
致认为,这是
次惊人
航海壮举:这艘半甲板船没有龙骨,船员只有5人,他们穿越
在海图上基本没有标注且以危险闻名
北极海域,行过
此片海域
浮冰和风,bao。这艘船已经以胜利
姿态通过
挪威、瑞典和芬兰大公国
沿海城镇,在那里受到
众多祝福者
热烈欢迎;它
船员得到
国家新闻界
盛赞,参加
为纪念它而举行
宴会。
然而,当“黎明”号到达瓦西列夫斯基岛海关时,8月9日从叶尼塞河出发
5名船员中只有4人在船上。安德烈·齐步伦科不在船上,正如日报《圣彼得堡新闻》冷淡地指出
那样,“因为他无法控制
原因”1。在该船于那天早上驶入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后,按照驻克里斯蒂安尼亚
俄国领事
情报,齐步伦科被捕。原来齐步伦科是叶尼塞省
流放者,他非法从西伯利亚返回
俄国欧洲部分,因此是个逃犯。根据内政大臣亚历山大·季马舍夫
命令,他遭到拘留,随后收押在喀琅施塔得要塞。当局打算将齐步伦科放逐回叶尼塞省,让他余生都在那里流放,但到1878年1月,齐步伦科已经获释,并获得
亚历山大二世
官方赦免,甚至还得到
具有广泛影响力
俄国帝国商船协会和贸易部
嘉奖。
齐步伦科命运发生
惊人逆转——从东西伯利亚
流放者到勇敢无畏
明星船员,再到喀琅施塔得
国家罪犯,最后到被赦免
逃犯——反映出,公众反对将西伯利亚用作刑罚殖民地。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俄国科学、商业和政治精英中
领军人物开始质疑将西伯利亚视为
个严寒且荒凉
荒地、只适合作为帝国罪犯
流放地
固有看法。他们主张将西伯利亚重新设想为
个富有
经济殖民地,
个曾被国家忽视,被流放制度拖累,但实际上却有着大量有待勘探和开发
自然资源
地方。除
从战略上批评z.府把西伯利亚用作
个大陆规模
监狱,人们在道德上越来越反对这套以残酷
鞭打、罪犯无辜
妻儿
贫穷和堕落以及g,m者
牺牲为特征
制度。
在俄国,人们对西伯利亚看法是不断变化
。18世纪中期,大多数俄国人把西伯利亚视为国家
个商业殖民地,这个观点与俄国新获得
殖民帝国
身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